簡陋的住所裡挑燈夜讀。那些複雜的語法和詞彙如同迷宮一般,但顧璃沒有絲毫退縮的念頭。她常常拿著一本日語詞典,遇到不懂的單詞就立刻查閱,嘴裡還不停地念叨著日語的發音。
為了提高口語能力,她不放過任何一個與當地人交流的機會。在超市購物時,她會用生硬的日語與收銀員交談;在街邊問路時,她也努力用日語表達自己的問題。儘管有時會因為發音不準或者用詞不當而遭到誤解,但她總是笑著請求對方再給她一次機會。
隨著日語水平的逐漸提高,顧璃獲取到的線索也越來越多。她開始深入到一些之前因為語言障礙無法深入調查的地方,如一些傳統的居民區和小型的私人作坊。
在一個老舊的居民區裡,顧璃偶然間遇到了一位記憶力超群的老婦人。老婦人看到顧璃手中的陸凌照片後,沉思了片刻,然後緩緩地說:“我好像見過這個年輕人。那是在火災發生前的幾天,他看起來像是在準備出行,提著一個大大的行李箱。”
顧璃的心跳陡然加快,她急切地問道:“您知道他要去哪裡嗎?”老婦人搖了搖頭,但她提到陸凌當時在和一個計程車司機交談,那個司機似乎是經常在這一片區拉活的。
顧璃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開始在附近尋找那個計程車司機。她在居民區附近的計程車停靠點等了好幾天,詢問了無數個司機,終於找到了那個曾經載過陸凌的司機。
司機回憶說:“那個年輕人啊,我把他送到了機場。他看起來有些心事重重的,我問他要去哪裡,他說是新加坡。”
這個訊息讓顧璃既興奮又疑惑。新加坡?陸凌為什麼要去新加坡呢?但無論如何,這是一個重要的線索。顧璃立刻預訂了前往新加坡的機票,她的心中充滿了期待與不安。
抵達新加坡後,顧璃發現這個曾經熟悉的城市如今變得有些陌生。她顧不上感慨,立刻投入到尋找陸凌的工作中。
她首先去了自己曾經就讀的學校。校園裡的一草一木都勾起了她的回憶,但她沒有時間沉浸在過去。她拿著陸凌的照片詢問學校的工作人員、在校學生,甚至是校園周邊的小商販。然而,幾天過去了,她沒有得到任何有用的線索。
顧璃沒有放棄,她開始在新加坡的大街小巷張貼尋人啟事。她的身影出現在各個街區,每一個電線杆、每一個社群公告欄都貼上了陸凌的照片和她的聯絡方式。她還利用社交媒體平臺釋出了尋找陸凌的訊息,希望能借助網路的力量找到他。
在這個過程中,她遇到了很多困難。有些地方不允許張貼啟事,她不得不耐心地向管理人員解釋情況;有些網友看到她的訊息後,會發一些虛假的資訊來戲弄她,但她依然保持著希望,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的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