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位置。
房間裡監考官比考生還多。
這次考試除了給試卷外,還多給了一張白紙,給你打草稿,試卷是最後謄寫用的。
每一個考生試卷名字都會湖住再批改,與真正的科舉已經很接近。
王剛展開考卷,發現卷子上只有一句話。
人之有德慧術知者,恆存乎疢疾。獨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慮患也深,故達。
這句話出自孟子,考生就是根據這句話,寫一篇文章,闡述自己的理解。
王剛拿到卷子後,並沒有第一時間開寫,反而想了半天都沒動筆。
其他四人的情況也差不多。
大概一刻鐘後,王剛心裡已有腹稿,他沒有自大的直接在考卷上寫,而是先在草稿紙上寫一遍,然後再三修改,覺得滿意後才把文章抄到試卷上。
這次王剛沒有提前交卷,一直到時間結束才收筆交卷,接下來開始第二場。
三天後,從考場出來,王剛看到盛長柏,發現他眉頭緊皺,似乎還沉浸在考試中,有些患得患失。
王剛拍了盛長柏肩膀一下,說道:“二哥,寫都寫完了,想再多也沒用,回家等訊息吧!”
盛長柏嘆口氣,像個小大人似的,低頭走回家。
盛紘因為還有公務,只讓下人送兒子們回家。
等待考試成績的時間是難熬的,不管是王若弗,還是林噙霜,這兩天都沒心思再鬧。
就是盛紘自己,整天也是心不在焉。
反而是王剛自己,該吃吃該喝喝,繼續練武,還像平常一樣。
盛老太太都說他心大,這點盛長柏都比不了。
三天後,府衙放出考試成績,盛紘派手下冬榮過去看。
很快冬榮就興沖沖的跑回來。
“老爺,老爺,二位公子都中了,他們都是童生了。”
遠遠聽到冬榮的聲音,盛紘一早就跳起來,揮舞著拳頭表示自己興奮之情。
王若弗高興的攔下冬榮,問道:“我兒長柏考了第幾名?”
童生試也有排名,由府衙排列,並且第一名可直接授予秀才功名,無需再進行院試。
“二少爺第五名,三少爺第二名。”冬榮老實的說道。
王若弗一聽,笑臉頓時一僵。
“什麼,林噙霜兒子的排名竟然在長柏前面!”王若弗怪叫道。
盛紘說道:“能透過就好,童生試排名不重要。”
王若弗心裡不服氣,不過也不好再說什麼。
林噙霜得知王剛考中後,立刻給了冬榮兩吊賞錢,高興的嘴巴都合不攏。
尤其聽說王剛排第二名,名次還在盛長柏前面,更是高興的手舞足蹈。
王剛倒是好奇,誰考了第一?
冬榮後來打聽到,童生試第一名是個叫唐竗的十三歲孩子。
王剛不得不感嘆,這個世界藏龍臥虎,十三歲的孩子都能勝過他,真不簡單。
考過童生試後,王剛才正式算讀書人,接下來就是參加院試考秀才。
秀才已經算有功名在身,可享受一些士族特權,比如不納稅,不當兵。
院試又叫道試,由各州道臺學政監考,比童生試難十倍不止,按理說只要獲得童生資格的都能參加。
盛紘卻有意讓兩個兒子推遲幾年再參加院試。
理由也簡單,王剛和盛長柏現在的學問,參加院試必然名落孫山,沒有一點考中的可能。
【認識十年的老書友給我推薦的追書app,換源app!真特麼好用,開車、睡前都靠這個朗讀聽書打發時間,這裡可以下載 .huanyuanapp 】
而且院試與童生試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