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封爵 (第2/3頁)

王剛臉色也難看的厲害,他第一次意識到大宋政治上的軟弱,還有朝廷那群大臣的無底線。

以前王剛讀史書,都說宋朝軍事積弱,老打敗仗,還是唯一被異族連續滅國兩次的大一統王朝。

王剛真正在大宋住了十幾年後,發現大宋軍事力量其實並不弱,將士們的戰鬥力也不算差,武器方面甚至還有優勢。

大宋立國之後,對外的戰爭其實勝多敗少,國力更是遼國和西夏的幾倍。

真正的問題還在於大宋那些官員,骨子裡不想打仗,認為用一點錢財換取和平更划算。

宋真宗的澶淵之盟給大宋開了一個壞頭。

王剛讀過當初澶淵之盟的戰報,其實大宋與大遼之戰,大宋是佔據優勢,最後還小勝一場的。

但是結果因為宋真宗惜命,不想在前線打下去,才極力促成澶淵之盟,兩國雖然不打仗了,但是宋國每年要向遼國提供三十萬歲幣。

很多大臣都覺得,用三十萬歲幣換取和平很划算,因為當時大宋一年的稅收是三千萬兩白銀。

只有全年稅收的百分之一,就能換取兩國和平,怎麼算都是一筆穩賺的買賣。

因為一旦大戰,哪怕就是一場小戰,大宋都要掏出遠超三十萬兩白銀的代價。

澶淵之盟這個頭一開,後來西夏國崛起,大宋接連打了三場敗仗,打的朝廷裡的人全都沒了信心,紛紛提出求和。

這個口子一開,帶來一個非常壞的影響,就是西夏國一但遇到財政危機,就喜歡向大宋發動一場小型戰爭。

因為不管最後輸贏,西夏國都能獲得豐厚的回報。

大宋那邊因為商業發展極快,每年稅收翻了好幾倍,每年已經快要突破一億兩白銀,也不在乎這點小錢。

但是這些當官的從來沒來前線看過,他們不知道為了抵擋西夏鐵騎,前線將士們付出了怎樣的代價。

這次慶州雖然抵擋住了西夏大軍,但是損失之大,難以估計,有些地方十室九空。

單大順城一地,守軍損失達九成以上。

這些人付出血的代價,才好不容易把侵略者打退,可結果後方大官們輕鬆就湮滅了他們的付出,把勝利果實全然拋去。

王剛和顧廷燁已經不是覺得委屈,而是屈辱,身為宋人尊嚴被踐踏的屈辱。

顧廷燁更是激動的表示,他要請求穎王上書朝廷,不要接受這種屈辱的勝利。

王剛倒是冷靜一點,他知道穎王不會上書,就算上書作用也不大。

這根本不是上書的問題,朝廷裡不是沒有和他們想法一致的官員,可最後結果是,官家趙曙選擇了花錢求和。

當然了,官家沒有全然否定前線將士的付出,甚至給予了豐厚的嘉獎。

英國公和穎王全部得到官家嘉獎,並且賜下大量的賞賜。

不過因為兩人的職位已經到了升無可升的地步,官家給的嘉獎多是虛的。

王剛和顧廷燁就不一樣。

官家也是明眼人,知道這次西夏大軍能退兵,王剛和顧廷燁居功至偉,尤其是王剛,若沒有他射傷李諒祚,這場仗還不知道要打到什麼時候。

所以王剛又升官了,趙曙還把他調回了汴京,擔任兵部右侍郎,正四品。

不僅如此,趙曙為了表示王剛在大順城守城戰的貢獻,破天荒的給他封了爵位。

“慶陽伯?”王剛拿到聖旨時,還有些不敢置信。

大宋對封爵向來吝嗇,除非打了大勝仗,誰也別想封爵。

趙曙給王剛封的這個慶陽伯,還是個一等伯爵。

“長楓,你這也算是光宗耀祖了,等回到京城,你爹都得喊你一聲伯爵大人。”顧廷燁打趣王剛道。

最新小說: 守陵五百年,出關即無敵 九龍奪嫡,廢太子竟是修仙者 天帝蘇天 重生之極道皇子 讓你下界歷練,你殺穿九重天? 證道從穿越小世界開始 極品邪佛 靈幻逆世行 求道之源 人生模擬:我百日速通大帝 無敵從掠奪詞條開始 修仙界搞科技 穿越之汴京秘戀 別叨擾!我要去思量島搞大事 陸靈天尊 太荒劍帝 大明外傳之攜現代智統亂世天 靈幻蒼穹:諸世主宰 永劫殘骸 萬古唯一劍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