裡那叫一個苦——太皇太后您就沒有看到太后聽到縣主的封賞,已經很不快了嗎?
做晚輩的不好做啊,尤其還是父輩、祖輩的老人都在,哪一個都要哄得高興當真是很難很難的事情;因而,皇帝對水慕霞的怨氣更甚,恨不得拉過水慕霞來把他灌得醉個半死:這小子就會給朕添亂。
太皇太后是個老糊塗,宮中無人不知;但越是老糊塗的人你越是無法,尤其還是身份尊貴到無以復加的老糊塗,你更是招惹不起。因此,朱紫萱不管是因為什麼得太皇太后的緣法,自太后到郡主、自皇上到王公有再多的不滿,眼下的“家宴”定要吃得歡喜才成。
紫萱卻不把太皇太后當成是老糊塗來看,知道太皇太后對她的寵愛是什麼用意:就是為了讓她和錢天佑再無男女之間瓜葛,讓她老老實實的做錢天佑的“姨母”。原本她就對錢天右沒有想法,這一點看來太皇太后是知道的,不然也不會如此對她了。
現在這樣的結果讓她無比的滿意,怎麼算能得太皇太后來做個靠山,就算是這個靠山不那麼靠譜,但也比有太皇太后這麼一個仇敵要強太多;嗯,費些心思討好太皇太后,把這個不太靠譜的靠山變得靠譜些,往後的好處要好得多吧?
瞧太皇太后的身體,再活個十幾二十年不成問題;到了那個時候,紫萱相信自己如果不是遠在九黎,就在上唐已經站得穩穩——做不到,她就買塊豆腐撞死得了,被人害死也只能怪她太笨。
因而她很是用了些心思逗太皇太后開心,並且也把自己的心思告訴了太皇太后:“天佑是個好孩子,不定性只不過是年歲不大,等再多讀些書過幾年自然也就穩重起來;而且,兒臣認為,給天佑定門親事也能讓他收收心。”
太皇太后連連點頭:“說到哀家心裡去了。”端賢皇后是極為賢惠的人,在世時和她名為婆媳實為母女;而且,長公主也長到了太皇太后的眼裡去,所有的皇子皇女加一起在她面前,也抵不了長公主的一根手指頭。如此的偏愛,也使得其它皇子公主對太皇太后十分的疏遠,尤其是公主們。
太皇太后是個倔強性子的人,孫女們不來遷就她,她當然不會去哄孫女們高興;自長公主去世後,除了錢天佑外再無人陪她哄她開心。
今天她因水慕霞的話而改了對紫萱的心思,一來順了錢天佑的心思免得他來鬧她,二來也讓紫萱能好好的規勸錢天佑——比她們這些硬攔得不更容易讓錢天佑改變心意?因而現在看紫萱也就不那麼討厭,再被紫萱哄上半晌心裡的厭惡更是少了大半,反而讓她在紫萱的身上看到了她最疼愛的長公主的影子。
於是太皇太后心裡一酸,明白錢天佑為何會對紫萱情根深種了。愛屋及烏,最後她反而對紫萱真得生出幾絲歡喜來。
晉親王聽到紫萱被太皇太后收為外孫女、皇后認為義妹,他的臉色半點變化也沒有;頂多是在敬酒時,對著水慕霞吐出兩個字來:“狡詐。”
水慕霞笑得沒心沒肺:“這麼高的讚譽我可不敢當,而且我聽人說錢小公爺可是見過王爺才入宮的。”
晉親王瞟他一眼轉身走開,就是他做得又如何?他敢做自然就不怕人知道,當然沒有人知道最好;只是,是誰給水慕霞通風報信,讓他那麼巧得進宮而“揀”到這天大的便宜呢。
水慕霞眯著眼睛看晉親王無視其它人摸著手指想:要不要告訴晉親王,自己會知道錢小國公進宮胡鬧是墨解元告知的呢?雖然這次墨隨風還算是兄弟,但是兄弟不就是用來出賣的嗎?不給晉親王找點事情做,他還真得有些不放心呢。
公主郡主們菜吃得不多,酒卻吃得不少;雖然氣悶的人很多,可是就連長泰和長平都安安靜靜,無人找紫萱的麻煩。使得皇帝有些納悶之餘,也很有些失望;他不是想看紫萱被責難,而是想讓水慕霞知道,他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