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這些潛在收益給自己的家人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
簡短的一番交談,兩種截然不同的性格躍然於林恩眼前。
11點的午餐較林恩的正常作息時間早了許多,而突擊隊指揮部的早餐又比前線豐盛許多,於是與同伴們一起進餐時,林恩特意將自己配額中的燻肉一分為二給了弗林斯和布呂克,並解釋說自己早飯吃得實在太晚,現在還沒什麼胃口。兩名一兵都心安理得地接受了這份小小的饋贈,林恩接著又向他們討教夜間實戰的注意要領,他們雖然也才參加了兩場戰鬥,都知無不言地如實相告——與林恩自己所知不差分毫。
擅長的是野戰,“吸血鬼”突擊隊士兵們通常都是顛倒。漫長而沉悶的下午,小隊裡的大多數士兵都在睡覺。昨夜並未輪值,林恩打了個盹便再也睡不著了,又不想隨意走動,乾脆窩在角落裡擦槍保養。到了下午4點,兩個穿著火頭兵拎了一桶熱湯、一籃麵包和一盆燻肉進來——提前吃飯也就罷了,還服務上門,這樣的待遇可要讓前線將士們羨慕不已。
簡單吃了些,又學著同伴們將多餘的麵包和燻肉存放於背囊之中,林恩開始整理自己的作戰行頭:為了輕裝上陣,毛毯、換洗衣物和一些私人物品是不必隨身攜帶的;帶細網繩的鋼盔是必不可少的,走過樹林時可以找些枝葉枯草插上以增加掩護性;厚實的外套能夠禦寒、保溫、防潮,連同圍巾、手套都是必需品;兩支好不容易弄來的“二十響”當然要帶上,林恩將槍套帶子左右斜挎,在身上交叉成為X型,兩個碩大的槍套也一左一右擺在屁股上,這樣的姿態在德軍官兵們看來會很怪異,但在東方,這可是非常時尚拉風的!
身上已經背了駁殼槍,精心保養的MP44突擊步槍便直接拎在手裡。裝有30發子彈的彎彈匣不再是單獨使用,林恩在訓練營的時候就學會了將雙彈匣捆綁,這樣打光一個彈匣之後又能夠很快換上另一個,而身邊的“暗夜戰士”們有的也是這樣的做法。
“嘿!林恩,你這是……”
看著林恩的裝束,揹負蓄電池盒、使用紅外線夜視器的埃裡克很是驚訝,尤其看著M1932型毛瑟軍用手槍碩大的槍套,那張臉滿是疑惑。
見周圍的不少同伴也都投來好奇的目光,林恩淡然一笑:“看好!”
雙手端起MP44,單膝跪地,橫向移動槍口的同時,嘴裡模仿著射擊的嗒嗒聲。大致二三十響,以“咔噠”一聲聲表示彈盡。真正具有個人特色的部分從這裡開始——林恩以槍托抵肩,右手握柄、槍口上揚,左手拇指頂開卡口,以最小的平行移動幅度完成雙彈匣的更換,左手然後如抽筋一般突然從槍匣閃移到了槍栓位置,猛力拉栓上彈,槍栓復位之時,左手亦以驚人的速度回到了護木位置,槍口同時放平。這樣一來,短短五秒就換好彈匣重新開火,比普通人的時間縮短了一大半!
如此麻利的動作可不是隨便就有的,平日裡邊練邊琢磨,加上對電影和遊戲的印象,林恩才得以自創這種快速換匣法,而左手突然拉動槍栓的動作尤其難以練習。
嘴裡再次發出“噠噠噠”聲,槍口隨之水平移動,等到第二個“咔噠”,林恩順勢將突擊步槍扔在身前的床鋪上,左右手同時伸出,宛若參加決鬥的美國牛仔,唰啦一下從兩側的槍套裡掏出傢伙。開始時兩支駁殼槍豎直端起,一邊模仿它們射擊時的“啪啪”聲,一邊以左右手模仿受到後坐力作用時的狀態輪番後仰。中途移換位置,隨之展現“中國發明”——駁殼槍平舉,嘴裡的“啪啪”聲加快速度,雙槍因為後坐力而從中間往兩側移動。末了,他帥氣地手槍入套,起身朝周圍的同伴抱一抱拳。
“射擊時若能夠尋覓到適合的位置,正要連番射出整整一百發子彈,完全可以形成有效的強火力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