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進一步突破,絕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
不過即便如此,對於擁有悠久歷史的鍊金術行業來說,不啻於是一次巨大的突破。而背後的推手則是來自於一個人族帝國的傾國之力。
戰爭是文明進步的催化劑,無論在哪個世界都是通用。
將近一千架“空隼”脫離了各自的母艦,迅速集結起來,高空中的風元素系能量波動越發劇烈和浩大。
三分之一的“空隼”在左翼艦隊前方佈下阻擊縱深帶。另外三分之二的“空隼”則全速加力,迎擊來敵。
短短十餘息的功夫,特西人左翼作戰單位的數量劣勢迅速扭轉為數量優勢。
“隊形散開,再拉開一點。兩層編隊還是太緊密,我們需要五層!該死的斯蘭人,他們敢來。我們就敢打!這次讓他們有來無回!中軍和右翼,預備兩百架‘空隼’警戒,不要讓斯蘭人隨隨便便的闖進來。”
位於飛行編隊中軍坐鎮的主旗艦“稜京號”向其他分旗艦下達了最新命令,驅動“空隼”同樣需要消耗魔晶,特西人採用了相對比較經濟的保守戰術。
密集編隊適合集體巡航隊形,卻不適合作戰,增加編隊層次,有利於提升阻擊火力的密度,敵方冒冒然闖入,立刻就會遭到上下左右,幾乎全方位的圍攻,將會完全喪失規避空間。
不得不說,經歷了兩次實戰後,特西人確實聰明瞭不少。
各艘光翼艦在不斷通話中,迅速拉開彼此間的距離,這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大動作,每一位光翼艦艦長曾經都在湖面上駕駛著小船,互相配合著演練過數百遍。
無論是操控艦體姿態的駕駛小組,通訊兵和瞭望手,沒有人敢有分毫大旦,一旦發生碰撞,結果便只有一個,艦毀人亡,連逃都沒有地方逃。
即便積累了幾百遍的演練經驗,光翼艦叢集從特西本土進入斯蘭帝國的領空,依然發生了數起碰撞墜落的慘烈事故,還沒跟斯蘭人放對開片兒,自家光翼艦就跟下餃子似的往下掉,錢包空蕩蕩的特西人心頭直淌血。
最初分成兩層上下編隊的光翼艦艦隊再次分裂,迅速逐級下沉,最底下那層編隊距離地面甚至不到2000米,幾乎是擦著小山丘的頂部飛掠而過。
光翼艦的飛行升限只有7000米,這倒不是效能方面的設計問題,再往上就會受到空氣稀薄和嚴寒的影響,導致缺乏有效供氧和保暖措施的艦載人員因為缺氧而窒息,更不用說什麼戰鬥力。
若不是為了掩人耳目,特西帝國的光翼艦編隊也不會維持在距地5000米至6000米高度左右的雲海上方。
這樣的高度對於每一位艦員來說,都是極大的考驗…
與特西人手忙腳亂的互相撥號通話相比,斯蘭空騎士們的通訊渠道則更加便捷的多。
透過衛星光學鏡頭捕捉到的畫面,位於斯蘭帝國首都德蘭城皇宮的作戰指揮中心,將一則重要的情報即時通報給了連結入公共頻道的所有構裝空騎。
“這裡是‘龍巢’,特西人已經發現你們了,按照原定作戰計劃,開始行動!”
“‘紫星’軍團收到,維持原作戰計劃不變,各單位準備戰鬥。”
“‘紫星’第一師團確認!作戰高度6500米!”
“‘紫星’第二師團確認!作戰高度4500米!”
“‘紫星’第三師團確認!作戰高度2500米!”
斯蘭帝國“紫星”空騎軍團的空騎士們哪怕發現了特西人已經做好迎戰準備,他們依然保持著鎮定,絲毫沒有改變原先作戰計劃的準備,而是傾其全力,將注意力放在特西帝國光翼艦叢集的左翼上。
486架“升龍…2”螺旋槳戰鬥機滿載彈藥,其中還夾雜著54架武裝到牙齒的“雷龍”攻擊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