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嫁人就是為了彩禮吧!”
說罷,便離開了飯桌出了屋子還未走遠就聽見父母又在罵著自己。
對於這些張豔早就麻木了,在這樣重男輕女的家庭裡從小到大幾乎每天都是在捱打捱罵中度過。
就連哥哥偷了家裡的錢被父母發現後,捱打捱罵的還是張豔自己,怪自己因為說了放錢的位置才讓哥哥偷錢。
總之就是各種被打被罵就像出氣筒一般的存在。只要父母一有不順心免不了的非打即罵,有時連街坊鄰居都看不下去都會會出面為張豔說上幾句話。
也正是因為如此的家庭處境張豔從小就被鄰居家的孩子和同學欺負。
幾個同街上的同學為了看張豔捱打,故意在張豔的父母面前捏造一些事情,結果又是一頓打罵也可想而知。
長大後的張豔連初中都沒有讀完就輟學出去務工賺錢,因為年齡小又沒有學歷的緣故做的都是一些出苦力的工作。
冬天凌晨三四點就要起來幹活一直幹到晚上,不管是工作太累還是被人欺負了打電話給父母永遠沒有安慰。
得到的永遠都是:
“別人都能幹你怎麼就不能幹……”
“他們現在欺負你 以後就不會欺負你了……”
“你不幹了你去幹什麼 ………”
“工資給你開了嗎還剩多少錢……”
回到家中只有父親的白眼和謾罵,母親的各種指責和貶低的人身侮辱的言語。
好像張豔不出去賺錢就是個罪人一樣。
慢慢的張豔很少回那個所謂的家了也很少打電話聯絡,當然了父母除了跟她要錢幾乎也不打電話。
這幾年手裡的錢多了一點父母對她的態度跟以前相比也改變了很多,這次回來又開始惦記著自己的車。
在外圍著村子轉悠了一圈心裡也算好受了一些。
回到家裡聽見父母還在罵著自己裝作聽不見回到裡屋關上了門。
次日,還在睡覺的張豔被在做飯中母親的罵聲吵醒。
只聽見母親拿著自己買的禮品罵罵咧咧的道:“買這破玩意有什麼用,簡直就是個神經病。”
“就圖拿回來看著好看呢是吧!這破玩意咱們集上這裡也能買的到。”
“趕緊燒了看著就心煩,破玩意還沒有咱們集上這裡賣的好呢。”
說罷,將這些禮品扔進了做飯的灶堂裡燒了。
屋裡的張豔聽著母親的罵聲心寒到差點發火,心想也許自己就不應該回來。
在父母去地裡幹活的時候留下一些錢後便返回了市裡。
所以在張豔的眼裡只有錢最重要,為了錢她可以做第三者只要能得到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