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走走,趕緊走!
地裡的紀清越看著他們倉皇的背影,接過李二郎遞過來的水,他不明白:“他們怎麼剛來就走了?”
李二郎努努嘴,這點破事還是別用來惹紀清越不開心了:“誰知道呢,許是太閒了。”
驢車上,同乘的一起去縣裡的人看著無憂無慮的李四郎,問他是不是真的要去縣裡唸書。
李阿爹點點頭,摸摸小兒子的腦袋,並沒有多說什麼。
日頭慢慢升高,暖暖的陽光灑在身上,乾爽微涼的清風輕輕拂過,驢車上的人漸漸都熄了聲,昏昏欲睡。
直到驢車從泥路慢慢拐到官道上,沿路的人才多了起來,排著長龍的車隊要入城出城,一路上熱鬧得很。
秋收剛結束,四周的村民紛紛出來趕集,一時間城門日日人滿為患,陸綠這次沒有按規矩排隊等待檢查過所,事實是就算她要老實排隊,可眼尖的官兵早就遠遠看到她的馬車,立刻差人清出過道,讓她先進城。
這次進城,李阿爹事先給車翁加了錢,讓車翁走快一些,如今到了地兒紀清越大約還剩半個多時辰,進了城之後紀清越直奔家門。
一開啟門,院子裡果不其然積了薄薄一層沙土,兩個房間因為關緊門窗倒是沒怎麼受到影響。
進了家門還不能休息,李阿爹趕緊帶著紀清越去買倆小孩拜師要用的禮品。
總之紀清越完全照著李四郎那份買,李阿爹買什麼他就跟著買什麼,沒過多久,兩人就大包小包地提著東西回來。
再回到家,院子已經變乾淨了,不用紀清越交待,李二郎和李三郎就帶著兩個小的將院子裡的沙土都掃掉了,桌椅板凳灶臺什麼的犄角旮旯,也都擦洗過一遍。
可現在還是不得歇,紀清越從畫裡拿出李瑜與他自己的戶籍紙,要趕在回到畫之前去書院完成報名。
這次李二郎跟著一起去,李三郎則在清理完宅子後就提著李阿孃準備的禮品,回書院尋夫子報喜去了。
走在街道上,紀清越再一次感嘆,與七月時候的不同,這個時候商隊尤其多。當他們走過中央市場的大街時,就好像來到了國外。
周圍嘰嘰喳喳都是說外語的人,其中不乏,說古英語的,有那麼一點夢迴現代做英語聽力的感覺。
山單地理位置十分特殊,相比於東邊三四日路程遠的甘州,胡商們更喜歡聚集在山單分散貨物。
李阿爹解釋道:“胡商從最西的邊境入關,行半年以上才能到達山單。山單的位置實在重要,西邊是狹長如咽喉的通道,東邊就是繁盛的中原地帶,換句話說,沙州的玉門關是咽喉的起點,這裡就是咽喉的終點,只要山單不破,可保王庭安寧。可只要進了咽喉道,胡商想要補給並不容易,山單幾乎是他們的第一個大補給站。”
而這裡也是道路的分叉口,通向中原大地的各個地方,其中大批商隊會經過甘州去往長安。
久而久之,胡商盤踞於此,成了這裡的一大頑固勢力。
西北看似荒涼,可那說的是咽喉道深處的沙漠,可別因為被稱作咽喉道就覺得狹窄,實際上延展良田無數。
紀清越聽得連連點頭。
縣裡的熱鬧不僅僅因為商人聚集,每經過一個人群扎堆聚集的地方,紀清越都能聽到關於回紇使臣隊伍即將到來的訊息,聽說許多人日日大老遠從村裡趕來就是等著“歡迎”這些回紇使臣。
這不秋收已經進入尾聲了,有大把空餘時間。
兩個小孩的報名過程十分順利,交了束脩登記拜師後,便領得兩塊炳春書院的牌子,牌子後記著他們的名字,往後每天上學都需要出示這塊牌子才能進書院。
倆小孩興高采烈地走出書院,出門後還不忘與門口的灑掃老者道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