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結論呢?”江流倒是聽懂了,並且表示認同這番理論。
陳舒挽則在白板邊緣寫下了結論,並進行解釋:
“結論就是:
第一,你需要儘可能尋找或是模擬失憶前缺失的感受。
第二,尋找出直接性導致你失憶的痛苦事件。”
江流初聽這兩個結論有點抽象。
再聽這兩個結論還是很抽象。
你給我解釋解釋,什麼叫模擬失憶前的感受?
“合計著我還得回居酒屋上班?
還要去被姜羽貞包養?還要供林素恩當明星?還要去上學跟李神諭當好朋友?還要沒事就跑來診室找你談心?”
江流擺擺手,自己就否決了這種想法。
先不說他願不願意回去幹這些事。
真要能找回記憶,他什麼都願意做。
問題的重點就在於時過境遷,再重新體驗一遍的感受肯定是不同的。
即便是面對相同的人,感受也截然不同。
年輕戀人親一口,做夢都想親第二口;
中年夫妻親一口,一做噩夢做一宿。
都是相同的人親這一口,不同的情況感受天差地別。
“所以我才說盡量模擬。
畢竟從姜羽貞身上你也能感受到,即便情況發生改變。
但因為時間間隔很短且你們的性格底色沒變,這就導致你們的相處仍然存在和過去相同的衝突。
這或多或少都會彌補一些失去的感受。”
江流坐在原地沉思這個計劃的可行性。
理論上倒確實有點意思。
說實話,在失憶之後,他和過去這幾個人之間的相處。
每個人按天數都數的過來。
接觸時間最長的李神諭和姜羽貞,確實能隱約找到一些過去相處的感受。
“這真不是想讓我經常來看你的陰謀嗎?”
“如果我回答你就是陰謀,你就不嘗試了嗎?”
陳舒挽坦然的攤了攤手,示意隨便江流怎麼想。
反正這就是她推斷出的結果。
她繼續說著:
“尋找感受這件事我也會想辦法幫忙,你也可以繼續考慮考慮要不要做。
但第二件事你肯定要去做。
去尋找導致你失憶的直接性痛苦事件,這一點很重要。”
這一點江流也非常在意。
因為陳舒挽說的在理。
自殺也好、失憶也好,顯然都需要巨大的痛苦作為引導。
但江流也不認為,自己會在糾結的生活中選擇死亡這個選項。
畢竟自己活著並非無牽無掛。
除非是某些突如其來的事件出現,從而全面擊潰了自己的內心防線。
“這個事件要從哪裡找起呢?”
“裴安寧。”陳舒挽直言不諱,她說:
“這個壞女人一直都是神秘的,甚至連立場都模糊不清。”
“別說她的立場模糊不清,在江家這件事上我的立場都有點模糊了,無處下手。”
“江流,你模糊不清是因為你失憶了,有沒有可能你在失憶前就搞懂了很多事呢?”
“等會!”
江流忽然恍然大悟。
他忽然意識到了一個問題。
透過陳舒挽剛剛提供的資訊得出來的,有外部勢力引導江欣殺我。
為什麼?
“有沒有可能是我在失憶前,就瞭解到很多事情?”
所以為什麼鋌而走險還要殺我?因為他知道的太多了。
江流忽然間恍然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