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還有人有什麼新的提議?”
頭髮半白的主持人,看向身態各異的眾人,在三秒的沉默後,他手向伸向麥克風。第3排有人開口。
“我有。”臉上帶著些許斑紋的老人抬頭,“扶貧的路,講究創新。我們都說先富帶後富,我省橫州市白琳鎮,引進企業,進行助扶。我認為這個鎮可以作為試點鎮,如果效果好,可以推行出企業一扶一,改善當地就業問題。”
企業一扶一?
這個說辭一出,不少人眉頭微皺,在他們的觀念中,商人重利,很難說商人會幫助貧困地區。
“如果你說開展招商引資,這對當地的人文經濟,要求極高。企業願意入駐貧困區,本身不貼合實際。”發展省市代表人開口,“我省引進的多家百億級別企業,光是每年扶持撥款高達2億。 ”
“貧困地區想要撥出如此高的款項,怕是極其困難,沒有政策傾倒,更沒有企業願意入駐,這是死迴圈。”
簡簡單單的一句話,講透了當今現實現狀。
所有三四線城市都熱烈歡迎各大企業入駐,但並不一定企業願意入駐。
眾人不由點頭,以他們這個身份打交道的企業無數,企業什麼底子他們能不清楚?
“所以我才說的是試點,企業難入駐,難事就不能強求嗎?我們都知道扶貧難,那扶貧難就不幹嗎,那我們一年年下來乾的是什麼活!”沉穩的聲音逐漸澎湃,“如果引進一家企業,真的對當地經濟起到極大的促進!我寧願多撥一些款!也不願在旁邊束手旁觀!”
“這世道就沒有這樣的道理,牛不給吃草,還要他產奶!”
你想要扶貧,實質的不掏出來怎麼扶?!
眾人沉默,有人開口:“雖說商人逐利,但我相信,華國不缺人民企業家,如果推行政策,我相信還是有不少企業願意。”
“王老你太理想了。”穿著西裝的男人開口,“商人的頭是利字頭,他們恨不得不交稅。”
眾人沉默,稅,難倒各大企業,也讓國家頭疼。
不過這種複雜的問題,眾人不願意深入。
而就在這時,臉上帶著些許斑紋的老人再次開口:“理想嗎?但實際上華國就是存在人民企業家,橫州市白琳鎮引進的企業是千億級別!”
“千億?”
“這麼大?”
他看著一張張有些驚愕的臉,要知道華國整個國家都沒多少達到千億體量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