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公辦處,原先擔憂企業不反響的工作人員看著突然響起電話愣了一下,趕緊上前接起。
“你好,我想扶貧!要走什麼流程嗎?還是我要先投標?”
“您只需要提交一份基礎資訊表,麻煩能問一下你的公司名字,留一個電話嗎,待會我們會新增微信。”
“好的好的,公司名字叫做米香餅有限公司!我叫莊斌,電話1355”
隨著嶄新的資訊記錄在表格上,工作人員瞭解了一番,感謝結束通話。
他看了一眼牆上的鬧鐘,自政策發出去才過了短短兩個小時,他有種預感,說不準會很忙。
“嘟嘟嘟——”
鈴聲再次響起,這次響起的是樸實的聲音。
“那啥!我可以扶貧老家嗎?在老家建廠,我現在公司在杭城!可以蹭政策嗎?”
“如果您的老家被評判為貧困區,可以!本次政策需要與當地政府進行溝通,最大可以是市,最小可以具體到某個鎮。您是否報名需要填一個基礎資訊表?”
“好好好!這個表是什麼?官網有嗎?”
“請留下你的聯絡方式,待會發給你。”
“嘟嘟嘟!”
“嘟嘟嘟!!”
一個個放置在桌上的老舊電話響起,僅僅四位工作人員的扶貧辦馬不停蹄的接電話記資訊,隨著一個個白紙黑字。
政策有效的推進,短短七天,18家企業登記在冊,其中最大規模的三家千億企業、其次七家百億企業、五家億級企業、三家千萬級企業。
次日。
央視公開宣佈。
【18家企業奮勇爭先!競做扶貧先鋒人!!】
置頂熱搜伴隨著放出去的名單,一個個熟悉又陌生的名字。
騰盛。
鴻泰。
米香餅。
眾生科技。
一品服飾。
……
有的品牌產品耳熟能詳,有的則泛著陌生。
網友們不由感慨。
“米香餅我一直記的他家的餅乾特別好吃,沒想到這次能看到他!”
“一品服飾好像是線上店吧?在他家買過幾件衣服!”
“我感覺政策出來沒過多久,就這麼多企業報名了?挺好的!”
“希望這些企業能靠譜點!不是去招黑工!”
看著網上密密麻麻的言論,真正的待在貧困鎮的年輕人面無表情的打下一句。
“什麼時候能扶到我家?”
年年扶貧又有多少人真的被扶起來了?
每年的政策出來再到實施,起碼得間隔兩三年。說的有多好聽,真正落實改變生活的沒幾條。
“呼——”年輕人躺在床上,看著木質的屋頂,不遠處的水盆,接著滴答滴答落下來的水。
“路鵬!你爸腰疼,你爬上去把瓦片挪一下!!”
“知道了!”
年輕人起身淋著雨,趴在屋頂上,小心地將破洞的地方瓦片挪正在用磚塊壓住,等他下來的時候再拿起手機。
熱搜已經變成。
【12月13日,企業一扶一貧困縣與企業對談!】
【扶貧先鋒企業公開對談員工待遇!】
12月13日,也就是三天後!
“臥槽!是我的錯覺嗎?我怎麼感覺這次政府很有效率!滿打滿算才半個月!”
“有點離譜!和政府合作過,他們平時不這樣呀??”
“感覺這次要來真的!”
“狗屁!哪次不是雷聲大雨聲小!”
在質疑和期待中,三天後。
企業對談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