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時的金鑾殿上,卻是另一番景象。陽光透過殿頂的琉璃瓦,在地上投射出斑駁的光影,卻照不亮群臣陰晴不定的面容。朝廷重臣們為了丞相之位爭得面紅耳赤,殿上的爭吵聲此起彼伏,打破了這座莊嚴宮殿往日的肅穆。
\"本官堅持己見,絕不能向反賊低頭!\"兵部侍郎張懷德猛地從座位上站起,他那張國字臉漲得通紅,青筋暴突。鐵青著臉怒視對面的吏部尚書,袖中的拳頭握得咯咯作響,\"大晉天威,豈容小覷?我等為臣,更應以死報國,而不是像某些人一樣,動輒求和,貽笑大方!\"
他這番話顯然是在影射吏部尚書溫如玉。只見溫如玉慢條斯理地捋著花白的鬍鬚,眼中閃過一絲精明的光芒。他微微一笑,不慌不忙地說道:\"張大人此言差矣。當今之計,以安定民心為上。若是強行開戰,只怕...\"
\"怕什麼?\"張懷德冷笑一聲,\"難道溫大人是怕死不成?\"
溫如玉的臉色微微一變,正要反駁,殿外突然傳來急促的腳步聲。一名內侍跌跌撞撞地跑進來,\"撲通\"一聲跪倒在地:\"啟稟諸位大人,大事不好了!唐天啟的二十萬大軍已經抵達城外,軍營連綿數十里!\"
這個訊息如同一盆冰水當頭澆下,頓時讓這些養尊處優的文官們噤若寒蟬。方才還氣勢洶洶的張懷德臉色瞬間變得慘白,後退幾步,一屁股坐回了座位上。有幾個膽小的官員更是雙腿發軟,扶著朝柱才勉強站穩。
大殿內突然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靜,只有外面的風聲嗚咽著穿過迴廊。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臉上都寫滿了驚恐。洛城此時的處境,確實令人擔憂。守衛皇城和皇宮的城防軍、御林軍、羽林衛在之前的動亂中傷亡慘重,露出了洛城防禦的空虛。如今城中僅剩三萬雲州軍,這種懸殊的兵力對比,足以讓任何人都感到絕望。
\"諸位大人,現在該當如何?\"一名年輕的給事中壯著膽子問道。
這個問題一出,朝堂上又炸開了鍋。有人主戰,認為應該死守城池;有人主和,提議派人與唐天啟談判;還有人建議立即派人向其他州郡求援。各種意見紛紜雜陳,卻沒有一個能夠說服所有人。
就在群臣爭執不休之際,新任宰相蘇天雷一直保持沉默。他靜靜地坐在那裡,眼神深邃如古井,彷彿對眼前的紛爭置身事外。陽光透過殿頂的琉璃瓦,在他身上投下斑駁的光影,為他增添了幾分高深莫測的氣息。
群臣們刻意忽視他的存在,連說話時都不曾看他一眼。這種刻意為之的冷落,反倒讓蘇天雷內心湧起一絲譏諷。他輕輕摩挲著官袍上的紋路,回想起這個宰相之位來得並不容易。
朝中新設的宰相一職,品級與丞相等同,都是正二品。但宰相不僅統領朝政,還掌控全帝國的軍馬,權力遠勝丞相。這本是一個極具分量的職位,但群臣們卻心照不宣地選擇了無視,他們都認為這不過是太后被逼無奈的權宜之計。
\"真是可笑。\"蘇天雷在心中冷笑,目光掃過下面爭吵不休的大臣們。他們何嘗不知道,這看似卑微的沉默,正暗藏著最危險的漩渦?一場無聲的較量,早已在這金鑾殿上悄然展開。
歲月的風霜已經染白了他的鬢角,每當夜深人靜之時,他也會捫心自問:若非顧忌篡位會給蘇氏帶來的巨大影響,他又何須如此費盡心機?這個念頭總是在心頭轉瞬即逝,因為他很清楚,即便真的坐上龍椅,又能堅持幾年?
蘇天雷的目光不自覺地柔和下來。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蘇家,為了自己的兒子!想到這裡,他的嘴角浮現出一絲難以察覺的笑意。更何況,如今的小晉王雖姓陸不姓司馬,卻是他的親孫子,這江山終究是一家人的,又何必多此一舉?
殿外的風聲漸起,吹動著懸掛的銅鈴,發出清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