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陛下。”另一位大臣附和道,“我大乾國朝堂之上,人才濟濟,有許多出身名門、戰功赫赫的將領,陛下為何要捨近求遠,選擇一個出身低微的人呢?”
宗政聽著大臣們的反對意見,眉頭緊鎖,心中十分不悅。他深知,這些大臣們反對馮嶽,並非是因為馮嶽沒有能力,而是出於私心,害怕馮嶽上位後會打破他們原有的利益格局。
“諸位愛卿,”宗政緩緩開口,目光在大臣們身上一一掃過,“朕用人一向只看才能,不看出身。如今國難當頭,正是用人之際,若再拘泥於門第之見,我大乾國危矣!馮嶽將軍在邊疆屢立戰功,對西陽國作戰經驗豐富,朕相信他定能擔此重任。”
儘管宗政言辭懇切,但仍有不少大臣固執己見,堅決反對馮嶽出任全國兵馬大將軍。
宗政心中的怒火越燒越旺,他猛地站起身來,大聲說道:“此事朕意已決,即刻起,八百里加急,宣旨馮嶽進京任職!”
一直在朝堂角落默默站立的鮑國,和馮嶽將軍都是親民出身,為國盡力,此刻聽到皇帝陛下決定封馮嶽為全國兵馬大元帥,這是心情激動,立刻大步走出佇列,單膝跪地,高聲說道:“微臣願意即刻出發,前往邊關宣旨。”
鮑國領命後,不敢有絲毫耽擱,快馬加鞭朝著邊關疾馳而去。一路塵土飛揚,他的心中滿是焦急與擔憂,胸膛裡那顆熾熱的愛國之心更是燒得滾燙。
每前行一里,他對國家局勢的憂慮便加深一分,這山河破碎之際,正是需要他效力之時。
隨著距離邊關越來越近,戰爭的氣息愈發濃烈,他深知,前方是艱難險阻,卻也更堅定了自己守護家國的決心。
剛到邊關附近,鮑國便看到戰場上一片狼藉。殘垣斷壁隨處可見,被戰火焚燒過的土地散發著刺鼻的焦糊味。
戰場上橫七豎八地躺著士兵們的屍體,鮮血早已乾涸,在地面上凝結成暗紅色的斑塊。受傷計程車兵們相互攙扶著,一瘸一拐地往後方走去,他們面容憔悴,眼神中滿是疲憊與絕望。看
著這慘狀,鮑國眼眶泛紅,心中滿是悲慼與憤怒,對侵略者的痛恨如潮水般湧來。他暗自握拳,想著一定要讓敵人付出代價,還大乾國百姓一片安寧。
遠處,營帳被大風颳得呼呼作響,許多都已破損不堪。軍旗在風中搖搖欲墜,彷彿隨時都會倒下。
鮑國還注意到,士兵們的補給十分匱乏,有計程車兵穿著破舊的鎧甲,手中的兵器也都殘缺不全。從他們的臉上,鮑國看到了對這場戰爭深深的無力感。
他心中不禁感慨,這局勢已然嚴峻到了極點,大乾國正處在風雨飄搖之中,可即便如此,他相信只要軍民一心,定能挺過這艱難時刻。
歷經數日奔波,鮑國終於抵達了馮嶽的營帳。此時,馮嶽正與幾位將領商討著戰事,看到鮑國進來,眾人紛紛行禮。
鮑國顧不上休息,立刻展開聖旨,高聲宣讀:“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今西陽國犯境,戰事吃緊。朕念馮嶽將軍在邊疆屢立戰功,對西陽國作戰經驗豐富,特任命馮嶽為全國兵馬大將軍,統領大乾國所有軍隊,全力抵禦西陽國的入侵。望將軍不負朕望,保我大乾江山。欽此!”
馮嶽聽完聖旨,立刻雙膝跪地,雙手接過聖旨,高聲說道:“微臣馮嶽,接旨謝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隨後,他站起身來,目光堅定地看著鮑國,說道:“勞煩鮑大人奔波至此,不知陛下還有何吩咐?”
鮑國將皇帝對馮嶽的信任以及朝堂上力排眾議任命他的過程簡單敘述了一遍,馮嶽聽後,心中感動不已,對皇帝的知遇之恩更是銘記於心。
他深知自己肩負的責任重大,一場艱難的戰爭正等待著他。馮嶽望著營帳外的戰場,神色凝重地感慨道:“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