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經的無上絕學,文及甫卻不認同,他反問道:“爹,那要忍到什麼時候,王寧安才二十出頭,比孩兒還小呢!”
“哈哈哈,說你是傻小子,真是傻小子……你以為變法是那麼容易的事情嗎?當年范仲淹攜著風雷之勢,舉朝支援,結果一年出頭,便人人喊打,落一個罷官外調的下場……王寧安很聰明,他不進政事堂,就是希望讓別人替他衝鋒陷陣。王安石就是他選出來的變法大將,讓他們折騰吧!”
文彥博滿懷信心,冷笑道:“不出一兩年,保證弄得天怒人怨,四方擾攘……兒啊,爹忍一兩年的時間,文人都是健忘的,到時候,他們又要依附到你爹的身邊,靠著你爹遮風擋雨……忍著吧,守得雲開見月明……”
文彥博雖然嘴上這麼說著,其實他的心裡也沒譜兒,變法究竟會如何,他又能撐到什麼時候……這都是未定之數,不過作為一個老於權謀,精於算計的政壇老手來說,文彥博覺得還有等待的價值。
轉過天,文彥博就以政事堂名義,一連上了三本。
頭一本,文彥博按照王寧安提供的人選,擬了一份名單,充實政事堂和樞密院。
第二本則是嚴懲韓琦和王拱辰,將他們家人即刻充軍,不得停留,韓琦和王拱辰秋後處決,不容更改。
第三本,文彥博痛心疾首,提到政事堂和樞密院,兩大宰執,同時牽涉進驚天貪墨大案,足見各級衙門,幾無一寸淨土,朝堂官吏,貪墨成風,必須嚴格對待,文彥博提議派遣專門人員,審查所有賬目,要重點抓貪腐,把貪瀆之吏從朝廷清除,恢復百姓信心,重塑朝廷威儀……
可以說文彥博的三本起到了一錘定音的效果。
朝局紛亂,老文堅定站在了皇帝一邊,趙禎對他的惡感消失了許多,甚至手書四個字:忠貞股肱,送給了文彥博。
老文感激涕零痛哭失聲,天恩浩蕩,一定要為了陛下,竭盡心力,不敢有絲毫怠慢!只是這話是演戲還是肺腑之言,就不得而知了……
就在老文剛剛上書之後,王寧安也緊跟著上書。
王寧安在文彥博的基礎上,更進一步,王寧安提議,針對朝廷財政混亂,各項開支無度,預算使用缺少監督的情況,成立一個審計司,專職監督經濟問題。
王寧安提到過去負責監察百官的有御史臺和皇城司,御史臺風聞言事,偏重個人品格、結黨營私、舞弊弄權等事宜;而皇城司則是監察不法,嚴防謀逆作亂。至於真正的經濟問題,缺少專業的人員監督。
不論是御史言官,還是皇城司的人員,對複雜的賬目,朝廷預算執行,都缺少了解。
因此,成立審計司非常有必要,這個審計司原則上接受皇家銀行和政事堂的雙重領導,兩方要給審計司配屬經驗豐富的人才,為審計司辦案提供便利,至於審計結果,則只對皇帝一人負責,不受各方干擾……
王寧安把審計司的組織設計,人員編制,主要職能,全都寫的清清楚楚。
很顯然,他是處心積慮,早有準備。
甚至王寧安還推薦韓絳判審計司事,連人選都弄好了。
趙禎看完之後,非常滿意,直接任命韓絳為翰林學士,判審計司,並且任命王安國同知審計司,曾布也被任命為審計司判官之一、
另外又從皇家銀行調了50位專職會計師,充實進審計司,在皇城司中,抽調一批查案的好手,也加入進來。
幾乎一夜之間,班子就搭了起來。
……
“完了,又被算計了!”
文彥博坐在值房裡面,腦漿子都沸騰了。
他以為王寧安清查百官,不過是針對有人辭官逼宮的報復手段,是臨時的措施,哪知道王寧安竟然搞出了一個審計司,事情可大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