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指著目錄上的數百個名字。道:“咱們現在的翻譯速度,一天能翻5篇到10篇的論文,選出先後來。估計也要用一個月左右,才能找到有用的……”
“那就找名字。”蘇城對水平井的印象實在不深。不過,顧海健等人既然每天能翻10篇論文,那範圍就可以擴大一些了。
蘇城將他們翻譯過來的目錄在桌面上攤開,手指順著人名,一個個滑下去。{http:
。。
友上傳更新}
有遇見比較熟悉的,他就用藍色筆劃一道,沒多久,30多個人,100篇左右的論文就被他選了出來。
顧海健無語的望著蘇城。道:“蘇廠長,您都不看他們寫的論文名稱和節略?”
“這裡面,總有幾個大牛,翻出來不吃虧。”蘇城說著,又掏出藍筆。道:“那我現在給你劃論文。”
論文名字相對難以理解,由於許多名詞沒有固定譯法,許多名字便由翻譯者信手拈來,看的蘇城頗為辛苦。
這樣用了一個小時左右,他又劃出五六十篇論文,都含有他知道的後世技術。就知名度而言。學生能聽過的技術,總歸是有生命力的技術。
那些一閃即逝的新鮮技術,是很難讓學生們熟悉的。
顧海健不像大華實驗室的研究員,更多的將蘇城當作管理者,有點無奈的想:你光看一個名字就知道有沒有用,也太隨意了。
一個負責翻譯的年輕教師更是不滿的小聲說道:“領導動動嘴,手下跑斷腿。隨便劃出來的題目,誰知道里面的東西有沒有用……”
還是顧海健重重的咳嗽一聲,才消去了其他人的竊竊私語。
蘇城笑笑,將目錄劃完了,才道:“如果是論文題目和論文撰寫人重複的,那就應該是比較好的論文,否則選擇哪種先翻譯,你來決定。”
他將藍筆交給顧海健,就離開了海洋鑽井研究所。
顧海健將他送到門口,往回走的路上就在想:要麼就把論文題目和論文撰寫人重疊的論文先翻譯出來,希望數量不要太多。剩下的就先不管了,哎,國內的老闆就是麻煩,事事都想插手,也不管自己懂是不懂。
回到翻譯室,就見年輕教師們也圍在那裡看論文名字。
“都是些什麼論文?”顧海健也扯了一張目錄,問道。
“我們又謄了一個表,你看看。”年輕老師們對技術的熟悉程度一般,但還算勤勉。
顧海健不以為意的點點頭,邊看邊讀:《井壁穩定技術研究》,《套管保護及下入技術》,《鑽柱最佳化設計》……
看著看著,他就坐了下來,讀的速度越來越慢,想的時間越來越長。
這些論文題目,和其他的題目堆在一起的時候,他並沒什麼特別的感覺,但是,單獨放起來的時候,卻讓他意識到了一點:幾乎都是大位移井的關鍵點。
對於專門研究過海洋鑽採技術的顧海健來說,這個發現對他吃驚不小。
大位移井所謂的落後,是學術界的落後,可不是生產上的落後。至少到現在,大位移井仍然是非常先進的技術。
國內對於一些關鍵技術,也仍然在討論中。
但從蘇城選擇的論文名字來看,他明顯已經圈定了某些技術。
例如井眼淨化技術,明明有三四種之多,蘇城偏偏選擇了控制鑽井液排量的論文。
“蘇董莫非弄到了成系統的技術?”顧海健不自覺的問了出來。
大家都搖頭不知。
見顧海健表情有異,才有人小聲問:“那按這個單子翻譯?”
“當然,當然按照這個單子。必須按照這個單子的。”顧海健搓著手,突然覺得精神百倍了。
國內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