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能接受,更何況還讓日軍抽出兵力來對付自己?更何況在朝鮮半島,還有不斷在擴編建制的朝鮮軍。
美國方面的明確態度,讓這位想借著中國自己內部局面,為實現自己野心尋找一些機會的這位美國陸軍中將,最終還是失望兩手空空的離開了中國東北。而華盛頓反對的態度,楊震到是在意料之中。
在日軍已經殺入澳大利亞本土的情況之下,美國人是不會傻到讓東北這幾十萬裝備精良的關東軍。哪怕一刻喘息之機能夠騰出手來的,轉而將重兵轉向其他方向。對於美國人來說,中國人在戰場上拖住的日軍越多,他們就越有利。
尤其是現在依舊還是日軍最大戰略集團的關東軍,美國人更是希望不從中國東北調一兵一卒去其他的戰線,換了誰都希望棒子砸別人腦袋,別砸到自己腦袋上。所以美國人雖然在四三年初便再三催促抗聯發起攻勢,但是卻拒絕了史迪威想讓抗聯出兵印度的要求。
白宮對於這位老兄不請示華盛頓,便擅自跑到東北的做法很是不滿。而且重慶的抗議,也讓美國人很是惱火。美國人不會容忍中國人內部,在這個時候有任何的會干擾到對日作戰,整體戰局的事情出現。
在給予這位草率的中將一場嚴厲訓斥之後,讓其立即返回重慶,做好他自己該做的事情,不要在試圖與延安或是哈爾濱有任何的私下聯絡。接到美國陸軍參謀長的電報,這位老兄只能怏怏不樂的返回重慶。
但在這位老兄返回重慶的不久,美國陸軍航空兵卻組成了一個龐大的考察團來到了東北。這個美軍考察團的目的,與史迪威中將卻是兩碼回事。他們來東北的目的,是與抗聯商議美國陸軍航空兵,進駐東北參與對日空襲的事情。
只是這個時候接待他們的,卻已經不是楊震。在史迪威返回重慶半個月之後,也就是軍委參謀長將楊震的意思,向中央做了一個詳細的彙報後。楊震也接到了中央的電報,將工作暫時移交給了李延平主持,自己立即返回延安,對四三年戰略目標進行研究。
原本接到中央的電報之後,楊震是想自己去彙報,但是幾經考慮最終還是帶上了郭炳勳。至於楊繼財的婚事,已經是他現在顧及不到的了。就連原來說好的去父母那裡吃飯的事情,都始終未能兌現,只能放了鴿子。
等楊震與郭炳勳抵達延安之後,楊震才發現華北幾大戰略區的統帥,基本上已經全部到位。就連蘇北的新四軍主要指揮員,除了留一名副軍長和參謀長在蘇北留守之外,其餘的高階幹部也全部抵達延安。
原本想要中央在華北敵後局面開啟之後,想要召開一次會議,因為日偽封鎖基本是相當困難的。但是在四二年的會戰結束之後,整個晉綏與晉察冀、晉冀魯豫之間,日軍的封鎖力度已經遠遠不如從前。
再加上華北各個根據地,包括蘇北的新四軍軍部所在地、都按照中央的要求,建立了可供輕型飛機起降的機場。直接與東北根據地接壤的晉綏與晉察冀,乾脆建立了一個可供運輸機起降的機場。
而抗聯在延安除了派駐了部分戰鬥機與輕型轟炸機之外,還派出了C四七運輸機與輕型運輸機各一箇中隊。如果有需要,還可以得到駐在熱河與察哈爾的抗聯航空兵的支援。此次會議由抗聯派出飛機,將各路諸侯全部接到延安,大大的縮短了來回的時間。
原來一個月,甚至是幾個月的路程,現在縮短到了幾個小時。中間雖說風險大了一些,但是速度卻大大加快。不過除了新四軍來東北,需要在敵佔區上空飛行時間長一些,山東、晉冀魯豫其實在敵佔區上空飛行的時間並不多,危險性也並不高。
這些坐鎮一方的諸侯之中,大部分楊震已經見過。只有山東軍區和太嶽軍區的幾位領導,楊震還是第一次見面。尤其是那位赫赫有名的軍政雙全的元帥,楊震還是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