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一改之前對抗聯與延安聯絡不冷不熱的態度。反倒是一再向延安提出要求,讓延安選派幹部到東北工作。
甚至在這個自顧不暇,幾乎將遠東的所有飛機都調往了西線的時候,還派一個聯絡組和兩架運輸機常駐延安。這對蘇聯人來說,可是難得一見的。要知道原來抗聯假道蘇聯或是外蒙與關內聯絡的時候,他們可不是這個態度。
雖說也沒有攔著,但是卻經常連原因都不說,就關閉交通線。搞的當年關內部隊空運到東北,補充部隊兵力不足的時候。空運的部隊,在途徑蘇聯的時候,經常被困在蘇聯境內一連幾十天。
甚至出現過空運部隊,被蘇軍繳械關押的事件。現在只要有是延安的人途徑蘇聯,哪怕就一個戰士,也一路上好吃好喝的招待,讓他們深刻體會到老大哥的溫暖。在沿途,更是一路綠燈。
正是蘇聯人的這個心態,讓楊震感覺到這次抗聯選派人員去英國學習,按照蘇聯人一貫的做法。蘇聯人不暗中阻撓就不錯了,還能為在談判的事情不解決之前,為此事單開綠燈?就是談判問題解決了,他們恐怕也不會輕易的順利放行。
自美國代表團抵達北滿之後,蘇聯人一直以來的曖昧,甚至在不斷在暗中對抗聯與美國人的合作採取的施壓、破壞的態度。對於蘇聯人在這件事情上,可能會採取的不合作,甚至是暗中阻撓、破壞,楊震已經有了心理準備。
但是對於楊震來說這件事情,無論蘇聯人合作與否,或是暗中製造什麼障礙,自己都要盡全力的促成。而無論英國人是否真心實意,還是暗中又在計算著什麼,這件事情必須得到儘快的解決。
留英學習的人員能不能順利的成行,能不能將急需的經驗學習到手,這可是關係到抗聯今後戰略發展方向的問題。更是關係到抗聯究竟能從美國人那裡獲得多少利益,為未來中國的發展打下基礎的問題。
英國人的堅決態度,以及蘇聯人目前採取的寸步不讓的態度,讓楊震在經過慎重考慮之後,最終還是決定親自出面談判。對於楊震來說,無論英國人背後藏著的是究竟是什麼真實的意圖。但是這件事情,對於抗聯來說還是極其有利的。
同時他也感覺到了這件事情,不僅僅是單純的英國人在造勢,藉機施壓和搗鬼,這背後還有美國人的影子。否則剛從美國回來不久的皮爾遜,又豈止會在這個時候又被召回國?美國人可沒有國人那種無事窮折騰的作風。
甚至楊震懷疑,此次借道蘇聯返回美國的皮爾遜,壓根就沒有回國。他述職的地點,恐怕不是美國的華盛頓,而是蘇聯的莫斯科。因為楊震知道,眼下美國總統的全權代表,才由蘇聯回國不久。此時在莫斯科,正在舉行著蘇美英三國秘密談判。
美英蘇在莫斯科眼下舉行這個談判的中心內容,就是美英對蘇援助的問題。美國人則由前駐英大使,原來負責美國對英援助代表哈里曼親自出面。使得這個談判的等級,可謂相當的高。
也從一定程度上,說明了美國人的重視。不過相對於海軍並不強大,即便佔領英國之後,與美國人還隔著一條大西洋的德國人,以及蘇聯人來說。眼下直接面對日軍**裸為威脅的美國人,此時不可能不重視亞洲形勢的變化。
已經決定將對抗聯援助與對重慶援助分開,而列入對蘇援助一部分的美國人,勢必會在這個會議之中談到對抗聯援助的問題。所以楊震認為,此次英國人出人意料的出頭,背後恐怕會有美國人的影子。
在某些問題上,這兩個國家一貫都是穿一條褲衩的。在對待日本人的問題上,兩國也是有相當默契的。美國人很明顯,不想在這個問題上過多的對抗聯施壓。但抗聯眼下與蘇聯如此僵持的態度,又並不符合現階段美國的利益。
而眼下正全力進行對德戰爭,在東方是心有餘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