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黑河急速的撤退。
只是帶著傷兵與屍體連滾帶爬倉皇撤退,因為聯隊部受損最重,幾乎丟掉了全部電臺的五十七聯隊還未能將訊息傳出來而已。
對於五十七聯隊來說,這次一槍未發,甚至連對手的面都還沒有見到便吃了一個大敗仗,便輸的是莫名其妙實在有夠窩囊的了。也難怪五十七聯隊自認為輸的不明不白,幾乎沒有人能想到,給他們帶來巨大傷亡的只是在宿營的時候遭遇到一場炮擊而已。
按照關東軍司令部的要求,沒有分散行動的五十七聯隊在這次炮擊之中損失慘重。出發的兩個步兵大隊,直接有一個多大隊在此次其火力密度對於日軍來說,絕對是罕見的炮擊之中成神。
接替在炮擊之中喪生的五十七聯隊長木村松治郎大佐指揮的第一大隊長橋本群己少佐面對巨大的損失,尤其是檢視完炮擊現場,得出對手至少有一個重炮旅團的結論之後,更是不敢在停留下去,直接選擇了撤退。
在炮擊之中遭受到了重創的第五十七聯隊以為對手有足足一個旅團規模的重炮,而且是預謀已久的炮擊。實際上他們那知道,他們不過很不幸的成為一種新式武器的試驗品而已。而對著他們炮擊的不過是六門剛剛被生產出來的一百零七毫米多管火箭炮而已。說是預謀已久根本談不上,只不過他們正巧趕上了而已。
楊震在兵工廠轉移之前,拿出了很多武器的圖紙。但是這些圖紙大多數都是輕武器,只有這個在後世被稱為三大遊擊利器中唯一一種由中國人設計的一百零七毫米多管火箭炮,是其中唯一的一款重武器。
楊震那些所謂的自行設計的武器,包括這種火箭炮在內,養不起,也無法形成大規模生產的他自己暫時是不會考慮裝備的。至少在自己有大規模生產能力之前,是不會考慮的。這種武器與提前問世的ak四十七步槍、rpg二式反坦克火箭筒一樣,都是為了拿去與蘇聯人交換援助而特地生產的。
只是與子彈消耗量大,在形成大規模軍工生產能力之前不會裝備ak四十七不同,這種火力猛、射程在同口徑武器中也不算近,最主要的是輕便、使用簡單的十二管火箭炮,只要能形成一定的生產能力,楊震考慮還是會少量裝備的。
拜後世在西亞某戰亂頻發的某小國曾經執行過秘密任務的經歷,楊震知道很多時候武器裝備並非是越先進越好。因為越先進的武器,需要的保養、供給條件越高。
以ak四十七這種以速射見長的武器,在只能依靠繳獲的日軍原材料生產,自己沒有任何原料供給條件的楊震,根本就裝備不起。對於眼下來說,使用日式三八步槍才是對於楊震來說最正確的選擇。因為他可以很容易的弄到子彈。
不過對於這種多管火箭炮楊震還是準備要裝備的。畢竟這種火力猛,本身又極為輕便的武器,最主要的是使用簡單的武器,還是很適合目前楊震部隊的情況。
只是因為手頭上的生產器材,尤其生產發射器的無縫鋼管的數量極為有限,只能先生產六門作為樣品。即便是這六門攻擊七十二管的火箭炮,已經將所有庫存的無縫鋼管消耗一空。至於火箭彈,同樣因為工藝的問題,只生產了二百四十發。
不過即便是就這二百四十發火箭彈,因為消耗了過多的無煙火藥作為發射藥,也讓總指揮心疼夠嗆。生產這二百四十發火箭彈使用的無煙火藥,如果用來製造同樣使用無煙火藥做發射藥的三八式步槍彈,至少能製造幾百萬發。
心疼歸心疼,但捨不得孩子套不到狼的道理總指揮還是知道的。在得知這二百四十發火箭彈與六門十二管火箭炮製造出來後,楊震直接電告總指揮,如果遇到日軍,可以大膽的使用,以檢驗實戰效果。結果這個自己送上門的五十七聯隊,很不幸的成為了這個世界上第一批火箭炮的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