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因其國丈的身份,就有許多人巴結,不過李文靜都是一直把持清正底線,沒有做什麼出格的事。
這次因為密集彈劾朝中重臣的事,巴結他的人就更多,希望他可以高抬貴手,不要彈劾自己。
“這是我等拜帖,想求見李大人一面。”李府門口聚集了許多人。
李府的門檻似乎被絡繹不絕的訪客磨得更為光滑。
李文靜書房的窗外,偶爾能窺見府邸前院那排得如同長龍的隊伍,每個人手中都緊握著一份精心準備的拜帖,眼神中既懷揣著希望,又夾雜著幾分忐忑。
李文靜坐在案前,手中握著一卷剛整理好的案卷,眉頭緊鎖,眼神中透露出與平日裡那份淡然截然不同的堅毅。
他深知,自己近期的舉動已在整個朝堂上掀起了軒然大波,那些曾經高高在上的權貴們,此刻正惶恐不安地等待著他的下一份彈劾奏章。
“老爺,門外又有幾位大人求見,說是帶來了家中的珍藏,希望您能抽空一見。”門外的管家輕聲稟報,言語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為難。
李文靜輕輕嘆了口氣,放下手中的筆,目光穿過窗欞,望向那片被雲層遮蔽的天空。
“告訴他們,我今日身體不適,一概不見。”他的聲音雖輕,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管家領命而去,腳步匆匆,似是要儘快將這份“拒絕”傳遞給門外那些滿懷期待的人們。
然而,即便是這樣的拒絕,也沒有讓那些人輕易退縮。相反,他們開始變著法子,有的託關係找到李文靜的親屬,有的則暗中打聽他的喜好,企圖透過更加隱蔽的方式接近這位鐵面無私的國丈。
午後,李文靜的書房內多了一份靜謐,只有偶爾翻動書頁的聲音和窗外偶爾傳來的鳥鳴。他拿起一本古籍,試圖在這紛擾中尋得一絲安寧,但心中那份對國家未來的憂慮,卻始終如影隨形。
“大人,有人送來一封信,然後就走了。”一名親信匆匆而入,手中緊握著一封密封完好的信件。
李文靜接過,拆開一看,眉頭再次緊鎖。信中內容,竟是威脅他,如果敢對自己動手,就以他的名義在外收受賄賂,藉此汙衊他的清譽,拉他一起下水。
“哼,真是無所不用其極。”李文靜冷笑一聲,將信紙擲於桌上,眼中閃過一絲冷冽的光芒。
李文靜這個時候可不會去理睬這些人,否則後面會有無盡的麻煩。他要彈劾誰也不是他自己可以決定,那名單早就是洪覆帝定好的。
也有人注意到了那些被李文靜彈劾官員的特點。
飄香院內。
“這是小皇帝在借李文靜之手處理掉那些上一朝的老臣。”
他們自然也是時刻關注梁都官場的動盪。
“這小皇帝還是有些手段,將那些老臣清理了,就能夠大力地扶持自己人,加強對朝廷的控制。”
“那我們要不要出手,藉此製造些混亂?”
“出手?”坐在飄香院雅間內的芳姨輕輕搖了搖手中的秀扇,眼神中閃過一抹深思,“為什麼要阻攔他們?朝廷官員穩定,我們也不好安插我們的人。如今梁都百官人心惶惶,朝局混亂,正是我們朝中勢力的好時機。”
她身旁的一位身著華麗衣裳的女子,手指輕輕繞著髮絲,笑道:“可是,若我們不出手,難道眼睜睜看著小皇帝一步步鞏固權勢?屆時,恐難以動搖其對中原的統治。”
芳姨放下摺扇,目光銳利地望向窗外,彷彿能穿透重重樓閣,看到那高牆深院內的權力鬥爭。
“不急,我有的是時間和手段讓他們的努力付之東流。小皇帝和李文靜此刻正得意,但越是如此,他們就越不會注意到我們。我們只需靜待時機,徐徐圖之,尋找他們的破綻,一擊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