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躲在家中避暑,街道上空無一人,一片寂靜。
門口的大黃牛似乎也感受到了炎熱的氣息,它懶洋洋地趴在地上,嘴巴半張著,吐出長長的舌頭,大口喘氣。身上的牛蠅則歡快地飛舞著,惹得黃牛不時地擺動尾巴驅趕它們。
家中還有兩頭豬需要餵養,小明主動承擔起這個責任,他想幫父母分擔一些家務,讓他們能多休息一會兒。小明先去廚房舀了一碗麥麩,然後倒入熱水攪拌均勻,最後將切碎的灰灰菜加進去。做完這些,他才提著飼料桶走向豬圈,把食物倒進食槽裡,看著小豬們吃得津津有味,他也開心地笑了。
鄰居大娘看到這一幕,忍不住誇讚小明:“這麼小就開始幫忙做家務,真是個懂事的好孩子!”
完成餵豬的任務後,小明又馬不停蹄地去給牛羊添草飲水,確保它們也能吃飽喝足。雖然忙碌,但小明毫無怨言,他覺得自己能夠為家庭出一份力,也是一種幸福。
終於,所有的家務都處理完畢,小明可以享受屬於自己的閒暇時光了。他迫不及待地拿出前幾天向表姐借的童話書,如飢似渴地閱讀起來。
那個年代,沒有電視和其他娛樂設施,孩子們只能透過閱讀小人書、玩一些簡單的遊戲來度過課餘時間。但對小明來說,這樣的生活充滿了樂趣,他總能在書中找到無盡的歡樂。他們對外面的世界更是一無所知,只能從書本里瞭解一下外面的世界。
母親休息了兩個小時後,開始準備做午飯。她想到村口有一家壓餄餎的店,壓一斤餄餎只需要五毛錢。於是,她迅速和了一塊麵團,並讓小明拿著麵糰和一個乾淨的盆兒去倉庫壓些餄餎回來,這樣就可以省去做飯的麻煩。
母親又從院子裡割了一把新鮮的韭菜,打了幾瓣兒蒜,將它們切成碎末備用。然後,她在鍋裡熱油,炒了一些韭菜、蔥花和蒜泥,香氣撲鼻。
小明興高采烈地接過任務,他的腿像個風火輪一樣飛快地奔跑著,嘴裡還哼著歡快的小曲。他端著盆兒,幾步就到壓餄餎店裡了。
廚房很小。裡邊常年燒的煤炭。房子牆上房頂已經都被燻成黑色的了。鼓風機嗡嗡的響。兩口大鍋。一個木頭餄餎床不停的工作著。
老闆把面拿過去的面塞餄餎床裡,兩下就壓完了。燒開之後把河撈出來,從涼水裡面過一下。拌點油就好了。
農村人農忙的時候都特別累,這家壓餄餎的店給他們提供了不少方便。但是這也是夏天一個季節生意好,到了冬天就關門了,幾乎也沒人了。
小明到家時,母親已經把所有的準備工作做好。一家人吃著香噴噴的餄餎,聽著收音機裡邊的新聞。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表情。
小明父親是一個不善言語的人,但是他勤勤懇懇,任勞任怨。一年當中就是收割麥子,收玉米的時候回來。平時都是在外打工,為了家庭默默付出。
小明知道父親的辛苦,所以他從小就很懂事,努力學習,希望將來能報答父親的養育之恩。
終於,小明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大學,父親非常高興,他拿出了自己多年的積蓄,為小明交了學費。
小明看著父親粗糙的雙手,心中充滿了感激和愧疚。他暗暗發誓,一定要好好學習,將來讓父親過上好日子。
大學畢業後,小明找到了一份不錯的工作,他把父親接到了城裡,想讓父親享享清福。可是父親卻不習慣城裡的生活,他說他還是喜歡農村的自由自在。小明沒有辦法,只好把父親送回了農村。
從此以後,小明每個月都會給父親寄錢,他希望父親能過得好一些。父親收到錢後,總是會給小明打電話,說他一切都好,讓小明放心,並囑咐小明在外面要照顧好自己。父子倆真是有一種默契。都是為了一個家默默的努力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