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合的動力了。
也許對別人來說,研究生物馬達很困難,但誰讓他有外掛呢!
自從發現能量運轉的秘密,生物馬達的原理,對於時一塵來說並不難。這個世間能量活躍,簡單來說能量來自於粒子的震動,而能量傳導實際就是介質間,相互透過震動影響實現的。
更高強度的生物馬達,時一塵選擇使用特殊材料石墨烯來實現,透過仿造生物馬達,用不同密度的石墨烯組成定子、轉子、旋轉軸等結構。
讓帶電質子在F1與F0之間運轉,實現動能轉化,這就是他研製的生物馬達原理。(都是編的,就是為了追求代入感,請不要過於較真,畢竟我也只是個學渣而已)
但這又引出另一個問題,石墨烯怎麼生產,雖然現在異獸材料更優,但石墨烯能夠批次生產的工藝,還是很吸引人的。
為了不過於引人注意,時一塵也只選擇了一個不太成熟,只能小批次生產的工藝。畢竟現在很多實驗室,不計成本的話,也是可以製作出石墨烯,他拿出的工藝,還不至於太誇張。
就這樣為理想中的強大裝備,時一塵攻克了一個又一個的難關,但問題好像沒完沒了,總是接二連三的出現。
轉眼間一個月的時間過去了,時一塵的研究進度,已經完成了一半,胡大壯生產的零件,代替晶甲蟲融化的肌肉,在內部起到連線運轉作用。
飛控系統、蟲體驅動、動力馬達都已有了實驗機,正調整、試執行。
接下來時一塵利用蝕刻工藝,在甲殼內部雕刻電路圖,直接將整個晶甲蟲殼加工成晶片,重新讓這蟲子的外部大腦活過來,這也是他在之前的戰鬥中得到的靈感。
透過之前的檢測,也證實了時一塵的猜測,晶甲蟲的外殼,就是最好的晶圓,所以在其上面雕刻電路圖,完全沒有問題,而且晶片運算速度,是精度的普通晶片的十倍。
至於說光刻機、光刻膠的來源,那就更好辦了,反正甲蟲的外殼有半米長,所以70奈米精度也足夠用。
在函夏雖然7奈米以上的光刻機,還被國外卡脖子,但市面上70奈米的光刻機,還是很容易買到的。
所以時一塵也懶得找什麼理由,直接用他的合成能力,製造出一臺低精度的光刻機,再加上他獨家密方的化學光刻劑,正好可以軟化堅硬的甲殼,於是這種不可思議的晶片工藝誕生了。
解決了這些後,時一塵還剩最後一個難題,那就是能源問題,想到這裡他的目光,轉向一直在廠房冰凍的母蟲。
“終於輪到你了,我倒要看看你身上究竟藏著什麼秘密。”時一塵眼中光芒一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