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人、艦雖然都還在歐亞大陸的另一頭,但國內的軍港和基地建設,現在就要著手進行了。
中國北部軍港的選址,單看地圖就很清楚:一個是遼東半島的最南端,旅順;一個是山東半島的最東端,威海。這一北一南相對的兩個點卡住了,渤海就是真正的內海,京津地區就能免於來自海上的威脅。
不過,海軍的真正作用是爭奪制海權,而不是“專守防衛”,中國海軍建設,決不能重蹈原時空覆轍。這一點,關卓凡有清醒的認識。
即便防衛,也必須“前出防衛”,即在臺灣、琉球、朝鮮——應是釜山,設定基地;日本徵伐之後,要在日本本島東岸,面向太平洋方向,設定基地。唔,江戶內海——後世之東京灣如何?裡面有一個叫橫須賀的小漁村,應該不錯。
如此,控制第一島鏈,輻射東太平洋,國土防衛才算圓滿。
不過,這都是以後的事,一口吃不成胖子,現在要先走好第一步。
原時空,關卓凡見過北洋艦隊威海衛基地的佈防圖,炮臺和駐軍星羅棋佈,那時候只覺得眼花繚亂,但以他現在的眼光來看,卻認為李鴻章的思路大有問題:火力點過於分散,想面面俱到,其實顧此失彼;想互相照應,其實各自為戰;更加起不到海陸協同、保護艦隊的作用。
關鍵是北洋艦隊威海衛基地的建設,指導思想純為阻止敵軍登陸——這是大錯特錯的,阻止敵軍登陸不是靠岸防,而是靠奪取制海權,制海權一失,岸防再嚴密,也不可能阻止敵軍登陸。
所以,艦隊基地的根本作用不是岸防,而是保護艦隊。艦隊不遭受重嚴重的損失,制海權不丟,敵人就不能保障登陸部隊的海上補給線,就算上岸了也不敢向內陸深入。
為此,海軍基地應“要塞化”,即集中火力,高牆深壘,儲備可用於長期作戰的彈藥、糧食,並且要有獨立水源。還有一點非常重要:要塞的選址和建設,必須能夠應付海面和陸地兩個方向的進攻。
艦隊如果接戰不利,可以退入內港。要塞不失,艦隊無恙,在這個前提下,不斷伺機出港作戰。
沿岸不該要塞管的事,不管;只要要塞不失,艦隊能夠保持時不時出港作戰的態勢,敵軍就算登陸了,也不可能有什麼大的作為。
*(未完待續。。)
第一一三章 廿六探花郎
原時空,日俄戰爭前,俄國人對旅順的經營,才是海軍基地建設之正辦。
俄國人的計劃,旅順要塞要到1909年才能完工,而日俄戰爭爆發於1904年2月,就是說,戰爭開始的時候,旅順海軍基地的要塞化只完成了一小部分。但即便如此,日軍也花了差不多一年的時間,付出了極其慘重的代價,不顧一切,才攻陷旅順。
日本拿下旅順,才算真正掌握了制海權。日俄戰爭雖然還要再打大半年,但旅順既已陷落,俄軍便敗局已定。之後,日軍奉天會戰的勝利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再後來,對馬海戰之俄軍,根本就是強弩之末了。
日俄開打的時候,如果旅順要塞已經竣工,以現有的資料,關卓凡認為,日本人打不贏日俄戰爭。
歷史的教訓,該吸取的我要吸取。
*
還有一件大事,也和海軍有關。
左宗棠做閩浙總督的時候,在福州馬尾山麓,沿江創辦福州船政局,一,自然是設廠造輪船,二,辦了一間“求是堂藝局”,左宗棠的想法是,既為福州船政培養才,也為日後的海軍培訓人才,“軍、民兩用”。
這個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