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是計劃趕不上變化。
趙崢才給李麗質定製完婚服的第三天,變數就來了。
貞觀九年八月二十一日。
李淵病重,已經到了彌留之際。
趙崢得知訊息後從長樂家中趕回大燕,大概解釋了一句,然後帶著汝南穿到太極宮,然後往垂拱殿趕去。
趙崢自己對李淵並沒有什麼感情,但是她畢竟是汝南的親爺爺。
還是要讓她去見見老人家最後一面儘儘孝心的。
李淵兒子眾多一生有22個兒子,如今還活著的有15個。
年齡都比較小,李世民之下,最大的六子李元景,也是武德三年才出生,虛歲才18。
至於孫子孫女那就更多了。
本來還急著帶汝南趕過來的趙崢,一看這情況,自己排隊都得排後面。
同樣排後面的還有襄城公主與她的丈夫蕭銳、清河公主和程處亮。
南平公主與王王敬直,遂安公主和竇逵。
這兩個小姨子是貞觀九年出嫁的,趙崢還送過不少賀禮。
不過對竇逵和王敬直這兩個連襟,趙崢還真不熟悉。
李淵的病榻前,李世民和長孫皇后已經淚流滿面。
雖然李淵登基後,對李世民多加猜疑,又聯合李建成打壓他,但是如今李淵也即將走到生命的盡頭了。
父子兩人的恩恩怨怨也該結束了。
趙崢對李淵這個老頭的印象並不深刻,來大唐也近兩年了,但只見過幾次。
這次李淵在跟自己的兒子們還有幾個嫡孫說過話後,竟是問趙崢有沒有來,他想見見趙崢。
趙崢今天要不是今天恰好想李麗質了,可能還真不一定跟他見最後一面了。
趙崢聞言走到李淵的榻前跪了下去,握著他的手。
李淵看著趙崢笑罵道:“你這個混小子,娶了朕兩個孫女,也不跟朕多親近,朕真的這麼讓人生厭嗎?”
趙崢看著虛弱的連說話都有些費勁的李淵,鼻腔一熱,內心酸楚:“阿翁,是孫婿不孝,讓您傷心了。”
李淵聽著趙崢的話,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隨後竟是又憑空生出一股力氣,緊緊握住趙崢的手,探起了大半個身子:“孩子,朕已知道你自後世而來,你告訴朕,朕真的做錯了嗎?朕的身後名又是如何?”
李世民等人看著彷彿若迴光返照的李淵,心中大慟。
趙崢深呼一口氣:“阿翁,史書對您的評價是:高祖創圖,勢若催枯。國運神武,家難聖謨。”
趙崢只撿好的給李淵說,同時也給李世民留了面子了,沒念出最後兩句,“言生床第,禍切肌膚。《鴟鶚》之詠,無損於吾。”
李淵聽到趙崢的話,淚流滿面的喃喃自語:“家難聖謨,家難聖謨。是朕對不起二郎,但是二郎更對不起朕啊!毗沙門、三胡,阿耶要來看你們了!”
大唐開國皇帝、太上皇李淵,這個比歷史上多活了三個月的老人還是無法逃過死亡的追捕。
在留下“已殯葬後,皇帝應在別處臨朝掌管軍國大事。喪服的輕重,完全按照漢朝的制度,日夜守喪。園陵的修建,務必節儉。”的遺言後,於太極宮垂拱前殿崩逝,時年七十歲。
群臣上諡:太武皇帝
廟號:高祖
皇帝乃增太廟為六室。
八月二十二日,趙崢與汝南換了素服前往服喪。
“阿耶~”汝南見到神情憔悴,精氣神似乎散了大半的李世民,內心一陣酸楚。
“宓兒、賢婿你們有心了。”李世民勉強擠出一絲笑意。
趙崢上前兩步:“岳父大人,阿翁已勝天半籌,壽延三月,如今龍馭賓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