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孫皇后看出,趙崢是有重要的事情要跟自己丈夫談,於是道:“二郎跟小崢進裡面詳談吧。”
“也好,賢婿,承乾跟朕到這邊。”
三人人別落座,錦繡為三人上了茶水和點心。
“賢婿所言毛紡織業是什麼?”
“後世可以用羊的絨毛紡織毛製品,保暖抗寒,是不可多得的佳品。與其讓這些財富白白爛在這些草原遊牧民族的手裡,不如我們低價收購過來,製成成品再賣回去,長此以往,我們越來越富,他們只能淪為我們養羊的附庸。”
“草原冬季苦寒,若是把毛紡織賣給他們,豈不是資敵?”
老登提出了自己疑問,大唐和大燕,棉布是禁止出口的。
尤其禁止出口給草原,就是不想讓他們的日子太好過。
“一文錢一斤的羊毛,處理後,變成一貫一尺的羊絨布,這個生意還算資敵嗎?”
李世民與李承乾對視一眼,李承乾開口問道:“草原人本就窮困,一貫一尺他們怕是買不起。”
“這個一貫的定價也只是我隨口說說的,具體還要經過評估才能定價。而且他們還有牛羊可以換錢,總不至於買不起。”
歷朝歷代的邊境互市貿易,只要主持互市的人腦子沒問題,只可能是中原王朝更賺。
包括朝貢貿易,正常情況下也是中原王朝賺,別打腫臉充胖子就不會虧本。
中原王朝的製造優勢是他們所沒有的,尤其是很多草原上的生活必需品,只有中原才能製造。
拿後世的話來說就是,拿工業品換原材料,我還能虧本?
趙崢把大燕做的羊毛貿易規劃書也給了老登看看。
這個生意,趙崢打算帶老登一起賺,當然也是有條件的。
“真能獲利數十倍?”
“只多不少,只是前期要投入,突厥不是岳父忠實的狗腿子嗎?我打算讓他們給鐵勒諸部打個樣,岳父准許他們回漠南,已經是天大的恩賜,讓他們乾點兒活兒,不過分吧?”
此前蘇定方打薛延陀之所以非常順利,就是因為有突厥人帶路,他們被打垮才十一年,老一代的牧民活著的,還多著呢。
當年薛延陀背刺東突厥,導致他們成為大唐的俘虜,他們不敢怨恨大唐,但是對薛延陀的恨可是一點兒也不少。
所以至少目前,他們還是臣服於大唐乃至於大燕的,趙崢覺得自己提供羊種,讓他們養殖,應該問題不大。
等第一批羊絨收購時,自己在給突厥人一些甜頭,不怕鐵勒諸部不上鉤。
李世民見趙崢已經有定計,心中也傾向趙崢的計劃。
這次趙崢不打算給大唐做保姆,你只做個和事佬就能吃份子,這麼好的事情,趙崢也想幹!
趙崢覺得與其給老登點兒錢,還不如跟老登達成共識,一起收拾遊牧民族。
趙崢覺得老登有些過於看重天可汗的這個頭銜了。
趙崢知道天可汗並不是簡簡單單的一個稱號,而是一個霸權主義。
老登捨不得也很正常。
而且哪怕是如今的大唐也不具備徹底滅亡草原的能力,大唐更多是拉攏分化的玩兒法。
從東突厥、薛延陀、西突厥的滅亡可以看出,李世民和李治都是這麼玩兒的。
如今李世民之所以願意做和事佬其實也是打算繼續拉攏分化草原。
趙崢不這麼想,他想的不是收服做老大,而是要麼融入,要麼滅亡。
“賢婿打算給大唐多少份額?”
“我可以賣幾座羊毛紡織廠給大唐,至於能佔多少份額,我們就各憑本事好了。”
“如此也好,只工廠怎麼賣?大唐如今國事艱難,財政緊張,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