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中國這邊開始進入到了比較高階的生產製造領域了,這些領域原本是西方國家的市場,但是現在中國人開始涉足了!
在製造業有一個這樣的故事!
一個德國人可以製造出非常精良的裝置,但是這一個裝置需要很高的價錢!
於是有人選擇了法國,有人選擇了英國的產品,因為這兩個國家的東西比德國人的便宜,質量稍差一點,價格便宜一半。
但是等到中國人進來了,嘩嘩譁,幾下子這種東西這種技術爛大街了,價格直線跳水,一個單價不到原來的十分之一,買十個還送十個,這下子英國人和法國人首先失業了!
因為他們的產品質量比不上德國人的精良,比起中國的產品也完全沒有價格優勢,所以他們失業一點都不冤,但是德國人的地位看起來還很穩固,他們得意洋洋的表示,我們就是吃技術飯的,只要我們的技術不變差,這碗飯永遠都有我們的份,誰也搶不走。
只是他們忘了,中國的生產規模更大,搶佔的市場更多,而且競爭更激烈,發展速度更快,而中國的產品的質量每提高一點,德國人就要丟掉很大一部分的市場,雖然最後德國人的手中還有一部分的市場,但是僅靠著這些市場,並不足以養活他們了,他們跟英國人和法國人一樣,在規模化作戰的中國人面前,失業了!
第四百三十一章 高鐵上的感想
身為一個西方人,佩羅娜其實心裡面是有很深的危機感的,那就是在成規模化的中國製造業的面前,目前走高精尖路線的西方工業,遲早會發生潰敗,西方人看不起中國的山寨,政府們隨意的貶低中國產品的競爭力,但是,等到中國人帶著他們的產品開始殺入他們國家的時候,他們就只有絕望了。
工業這個東西,生產規模越大,成本越低,更何況中國還是一個人力成本比較低,而且相關產業配套很齊全的國家,這意味著他們從採購生產原材料,到加工生產的每一步,成本都會比西方同類的產品價格低很多,而這種產品的成本低,競爭力自然就會很強大。
於是只要西方敞開市場的話,那麼他們本國的企業肯定會被擠得破產的!
西方國家目前手裡面擁有的工業已經不多了,能夠提供的就業就會其實很少,第二產業在西方國家的經濟結構之中,所長的比例普遍不高,第三產業比較發達,但是如果全部都是第三產業沒有第二產業的話,那和其他國家,尤其是像中國這種貿易出口大國在進行貿易的時候,西方國家絕對會破產的,而破產了之後那是什麼景象,誰也不知道。
這才是西方的有識之士比較警惕的,於是貿易保護這種二十世紀已經被拋棄了的東西,現在又重新的被人提了出來,原因是什麼?就是因為現在各國的壓力都太大。
從這一點來看,中國的這些產生了巨大汙染的工廠,不只是對自己國家的環境破壞很大,而且也在同等程度甚至是更高程度的殺傷了和他們有競爭關係的西方國家。
於是,佩羅娜看到這些工廠產生的霧霾,心裡面在兩種情緒的疊加之下,能好得起來才怪!
不過,隨著列車的速度越來越快,兩個小時之後,他們就駛出了華北平原。
這種被稱為高鐵的列車,乘坐起來的體驗度確實是沒的說,非常的棒,甚至是讓人感覺很驚歎。
在美國就沒有這樣的東西,美國的鐵路網路已經有好幾十年沒有發生大的變化了。
作為一個幅員遼闊的國家,國土面積過大的話,有好處也有不好的地方。
就比如美國和俄羅斯而言。
美國的國土面積很大,東西海岸都有繁華的城市圈,而中部地區因為落基山脈的分佈,使得這裡的人口密度很低,因此美國的人口被分割在了兩邊的沿海城市圈裡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