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了出來,形成一片無邊無際卻又狹窄拘謹的世界,永遠逃不出去。
在電影開頭那個能夠體現出導演精湛技術的段落中,一夥人在一起聚餐,一隻活雞逃了出來,將鏡頭帶到了故事旁白者阿炮的身上,然後阿炮無意之中發現,自己站在了兩夥持槍者的中間:一邊是幫派,另一邊是警/察。
鏡頭圍繞著他旋轉起來,背景更迭,青少年阿炮縮水成了一個小男孩,在貧民窟的空地裡踢著足球。他說,想要讀懂他的故事,就一定要回到最開始,他的哥哥和朋友們組成了少年三俠,過著那種有人稱之為罪惡、也有人稱之為生存的新生活。
在這一組鏡頭之中,導演展現了精湛的技巧——旋轉的鏡頭、閃回、色彩從貧民窟的強烈明暗對比轉到足球場髒兮兮、亮堂堂的黃色——提醒我們,這是一部少見的視覺上充滿生機和創造力的電影。
施特雷洛和攝影師海登…亨特一起,運用快速剪下和靈活的手提攝影,推進劇情時既能保持速度又不乏應有的細節。有時候,這種手段會讓電影看上去僅僅只是一團忙亂,但‘上帝之城’就像是我們身臨其境一般,視線所及之處都是危險或者機遇。
跟隨著阿炮的視線,我們逐漸看到了這座上帝之城的全貌,在這裡,包括家庭在內的所有社會結構都因貧窮而被破壞。這裡的社會結構和社會地位都取決於幫派。混幫派的人,死亡率極高,所以首領的年紀也都小得驚人,並且還在持續進一步低齡化,苟延殘喘就是生命的唯一價值。在一個令人驚訝的段落中,獲勝的首領以他最不可能想到的方式被殺,被他最不可能想到的人殺死。我們看到,從本質上來說,他並非死在某一個人手下,而是死於那種犯罪文化。
但‘上帝之城’之所以出色,就在於電影不僅僅只有冷酷和暴力。阿炮也捕捉到了上帝之城中一些狄更斯式的味道。混亂的生活中也讓我們看到了一些有綽號、有個性、有個人標誌的人物。類似班尼、類似牛排、類似奧圖這樣的角色,類似帥奈德、類似小霸王、類似紅毛這樣的角色,總是帶來了截然不同的感觀,將這片無主之地的故事勾勒出宿命的悲愴和戲謔。
電影根據保羅…林斯的小說改編,部分故事更是來源於真實。我們可以看到,阿炮獲得了一臺照相機,當成寶貝一樣,以他一個孩子的有利位置拍著照片,並且找了一份送報紙的工作,請求一位攝影師把他拍攝的照片沖洗出來。結果,他卻驚訝地看到了自己拍攝的幫派首領出現在了報紙頭版。
‘我被判死刑了’,他心想。但情況卻恰恰相反,幫派竟然都很喜歡這拋頭露面的機會,紛紛拿出武器帶著姑娘來找他拍照。這些情節中都跳動著真實的脈搏,這一點也體現在新當選的巴西總統路易斯…伊納西奧…盧拉…達席爾瓦(luiz…inacio…lula…da…silva)對‘上帝之城’的點評和讚揚之中,他認為這是一次很有必要的改革呼籲!
從真正的暴力層面上來說,‘上帝之城’並沒有斯科塞斯的‘紐約黑幫’那麼強烈。但兩部電影存在某種可比性,在這兩部電影中都存在著兩座城市:一座是安居樂業、得到法律保護的城市;一座屬於那些被拋棄者、那些因為絕望而走到一起的城市。住在這些地方的人,他們的故事很少有機會被人看到或聽到。
‘上帝之城’對他們既不剝削也不蔑視,不為虛假的效果而刻意製造情節,不包含愚蠢的愛情線。它只是用一雙充滿激/情的、睿智的眼睛,注視著自己知道的這一切。從這一點來說,它比‘紐約黑幫’更加優秀。”(未完待續。)
ps: 今天保底第二更,加更隨後奉上!求訂閱,求月票!
152 金球提名
羅傑對“上帝之城”的讚譽並不意外,但是選擇在頒獎季如火如荼展開的時間點進行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