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取嗎?
倘若自己心愛之人,也是人人所愛之人,那恐怕也有問題。一是競爭者太多,自己得手並佔有下去的風險係數較大;二是人人所愛之人,其可愛之處大可懷疑。真正可愛的寶貴優點,不會是被大多數凡夫俗子普遍認識到的。人人都愛的人,很可能極快地就變成人人不愛。
真正可愛之人,必是有人愛他,有人不愛他。愛他的人中,出發點和側重面也各不相同。這樣的人才有愛的價值。有人愛自己的心上人,這證明了自己的眼光,“吾道不孤”,當然應該高興。高興的同時要想到競爭,要相信自己能夠獲得心愛之人的愛,這樣便戰勝了妒忌。
黃蓉正是這般的心態,她堅信她的靖哥哥是任何聰明美貌的姑娘也奪不去的,所以,任她們來愛吧,“我樂意”!
黃蓉與郭靖的愛情,是愛情的正格。
近人情更怯
她千里迢迢的來尋郭靖,這時卻又盼郭靖不在家中。
——《射鵰英雄傳》第二十四回
這說的是寶應縣大富之家的千金小姐程瑤迦。當日她被郭靖所救,見郭靖年紀輕輕,不但本領過人,而且為人厚道。她一個大家閨秀,從來不出閨門,情竇初開之際,一見青年男子,竟然就此鍾情,於是獨身遠行,來尋郭靖。
可是尋郭靖幹什麼?她卻一無打算。她對郭靖其實並無瞭解,只是在一種模糊的意識驅使下去接近一個心中的影子。一旦產生那個影子的實體真的出現在眼前,她便會不知所措,面紅耳赤的。所以,她又盼郭靖不在家中。她只是在這場自導自演的獨角戲中尋得一種驚險的刺激,並無任何實際的欲求。
金庸把這樣一個女子的微妙心理,刻劃得真是分毫不爽!
不僅愛情如此,人生其他方面也多有此情此境。人在尋求一個目標時,不辭辛苦,孜孜不倦,但當目標臨近時,卻反而萌生出一種不願目標實現的心理。也許相對於“尋求”,目標的意義已經不太重要了吧?
這也就是“近鄉情更怯”的道理。
初戀的學校
她先前對郭靖朝思暮想,自覺一往情深,殊不知只是少女懷春,心意無託,於是聊自遣懷,實非真正情愛,只是自己不知而已。
金庸情語賞析(節選)(3)
——《射鵰英雄傳》第二十四回
程瑤迦只是《射鵰英雄傳》中一個極次要的陪襯人物。而金庸連這個次要人物的每一絲心理活動都處理得恰到好處,滴水不漏,真有“大海不捐細流”的風範。
少年男女,懷春之際,往往會一廂情願地愛上某一個“偶像”,而且一往情深。但年深月久之後,才會發現,那並不是自己的真正所愛,而不過是自己一腔愛意的寄存處而已。
所以有人說,初戀大多數是不成功的。但不成功的初戀對人是很有益處的。不成功的初戀是一所最好的愛情學校。它既能使人保持愛情觀念的純潔、高尚,又能使人在現實生活中尋覓到真正屬於自己、又適合於自己的那一份愛。
當然,如果事先知道了這一點,而有意去嘗試、去製造“不成功的初戀”,那恐怕是無益而有害了。所以,有些話只能講給過來人聽,有些話確實要宣告“兒童不宜”的。
程瑤迦小姐是個胸懷爽朗之人,很快度過了這不成功的初戀關。她見到太湖莊主陸冠英後,但覺他風流俊雅,處處勝於郭靖,又想起郭靖與黃蓉的親密神態,於是不知不覺之間,一顆芳心早已轉到陸冠英身上了。再接下去,就遇到反封建大師黃老邪,被黃老邪看出她與陸冠英你有情我有意,於是當場主持二人成婚。而這過程中間,郭靖一直在隔壁秘洞中療傷。倘若程小姐得知,不知做何感想。
一個人最終會愛上什麼樣的人,實在是風雲莫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