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設定校尉一職,一個校尉可統轄七百人。但楚軍現已不歸秦王朝管轄,自然在編制上根據實際情況活學活用,人不在多,能機動作戰就行。
為了檢驗這支突騎的騎術和作戰能力,狄風還特意請項梁來到項羽大營,等看過馬五率領這支突騎一陣模擬衝殺之後,項梁低頭說道:“此前我曾見過家父所率的楚軍騎兵,然那些騎兵不過是偵騎而已,可一旦上陣廝殺,往往卻在馬上無法安穩揮舞兵器,之後下馬與敵交戰,緣何現今這些騎士,卻能在馬上坐得那般安穩?”
狄風清楚這都是每匹都已裝上馬鞍和馬鐙的緣故,但他卻回答道:“項公,這都是馬校尉訓練有方,只是突騎剛剛建成,倘若再經過戰場歷練,突騎必可以一當十。”
馬五在旁邊聽了狄風這話,暗想自己能把這支突騎訓練成這樣,其中有一半功勞,應屬於狄風的,可聽狄風話意,卻將功勞全都推在了他的身上,不覺心下感動。
項梁微微點頭說道:“想我吳中之兵甚少,能不以一當十甚好!”
項羽在一旁大聲道:“秦軍有何所懼,叔父也太小心了些,只要我率軍北去,籍兒定把章邯的腦袋擰下來。”
“籍兒,不要把話說得太滿,萬事皆要當心。”項梁提醒項羽說道,“出兵之後,我最不放心的就是你與秦軍交戰,用兵之道,在謀而不再勇。謀者可敵百萬兵,勇不過圖一時痛快,當初你祖父便犯此忌,致使兵敗,萬望你不要步你祖父的後塵啊!”
狄風一旁聽項梁對項羽說出這話,暗想項梁真是有先見之明,竟然把項羽在歷史上的結局都說出來了!
但狄風轉念又想:項梁雖能這般告誡項羽,可他在歷史上怎麼也犯了這個錯誤?如果他在定陶不傲氣沖天,以為打了兩個勝仗就天下無敵了,自然就不會被殺。
當狄風這樣亂想的時候,項梁扭頭對他說道:“狄謀士,我打算過江之後分兵兩路,我率一路去迎擊章邯所率秦軍,你助籍兒一路前往襄城,等攻下襄城之後再到薛地跟我匯合,你看這樣如何?”
項梁說完,似乎想起了什麼事情,思慮了一會兒,開口有道:“我聽召將軍說,狄謀士的身手不錯,在廣陵還殺退過夜晚偷襲的秦軍,這次出兵,狄謀士不妨可作一位副將,這也算人盡其才,狄謀士可願意否?”
對此狄風雖然早有心理準備,但聽項梁提到召平,又這樣安排他去做副將,心想自己對召平很夠意思,他怎麼把我往刀尖上推啊!
其實狄風有所不知的是,召平之所以這樣做,就是想解秦軍之手,將狄風滅掉。因為狄風知道他的內情太多了,對他來說,就是一個非常危險人物。當然狄風不知召平之意,本以為自己對別人夠意思,別人就會對他夠意思。
“是,狄風願聽項公吩咐。”
“如今你已是我項家人中的一員,無需總說‘是是是’,用兵可來不得半點兒馬虎。”項梁說道。
狄風想了想回答道:“如果北去,必要渡江,項公想過楚軍如何渡江嗎?”
“既然狄謀士能讓召將軍率軍渡過江來,這事還需問我嗎?”項梁說道。
“但我們現有近三萬人馬,得渡上十幾日,萬一秦軍已到達北岸,豈不阻攔了我們北進之事?”
“渡江之事,等回郡署後再行商量吧。”
當從軍營回到郡署後,項梁將召平、殷通等人也召集來了,經過眾人商量,最後決定讓狄風和鍾離眛率領一支部隊先行抵達揚子江,求黃十公再行集攏船隻,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