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吧 > 都市言情 > 鄭在說電影 > 第170章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第170章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第1/2頁)

漸漸地,我甚至產生了一種負罪感——好像我考出這樣的高分是一件錯誤的事情,我似乎就應該像大多數同學一樣表現得普普通通、平平凡凡才對。

畢竟,同桌的舉動讓我覺得自己成了一個異類,一個不該突出的存在。

人在高興的時候,往往會遭遇一些令人掃興的事情突然降臨。

而當心情低落、鬱鬱寡歡之際,又總會有狂歡之類的活動不合時宜地出現。漸漸地,我開始領悟到:高興時需要自我約束,不能過於放縱;不高興時則應保持淡然,不讓負面情緒肆意蔓延。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那種純粹的快樂對我而言變得越來越稀有,彷彿已經遠去多時。

同時,我也已經很久都未曾因為傷心難過而流下眼淚了,臉皮僵硬得如同一張歷經歲月滄桑的老牛皮,想要努力擠出一個小小的褶皺都成為了難以逾越的巨大挑戰。

然而,最讓人無奈的是,明明內心並不愉快,但很多時候還不得不強顏歡笑,去迎合他人。

例如,違心地拍領導的馬屁,向多年未見的同事送上虛假的祝福——恭賀對方早生貴子。

就這樣,不知不覺間,我最終還是變成了那個只會皮笑肉不笑的中年男人。

在這個廣袤無垠的世界之中,能夠毫無保留地容納我們真實自我、任由我們肆意放縱的地方,恐怕唯有那充滿溫暖與關愛的家庭以及家中那些慈祥的長輩們了。

無論何時何地,只要我們展露出笑容,他們都會滿心歡喜地陪著我們一起歡笑;而一旦我們傷心落淚,他們又會毫不猶豫地伸出溫暖的雙臂將我們緊緊擁入懷中,輕聲細語地給予我們無盡的安慰和鼓勵。

這種真摯無私的情感,彷彿一道永不熄滅的光芒,始終照耀著我們前行的道路。

然而,時光匆匆如白駒過隙,當我們歷經歲月的磨礪,終於從青澀懵懂的少年成長為成熟穩重的長輩之後,那份曾經可以毫無顧忌向家人傾訴喜怒哀樂的純真似乎漸漸遠去。

取而代之的,則是一種“報喜不報憂”的大人模樣——我們學會了把生活中的艱辛困苦深埋心底,只願將那些美好的瞬間分享給親人們,只為讓他們少一些擔憂,多一份安心。

或許,這便是成長所帶來的責任與擔當吧。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這八個字彷彿擁有一種神奇的魔力,自那日我誦讀過范仲淹先生所著的《岳陽樓記》之後,便深深地烙印在了我的心頭。從那時起,我對於世間的喜與悲有了全新的感悟和認知。

曾經,個人的得失、榮辱往往左右著我的情緒起伏,但如今,那些看似重要的事物已漸漸變得微不足道。因為我的心開始與整個天下緊密相連,喜悲不再僅僅侷限於自身的境遇。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句千古名言更是成為了我心中衡量喜樂的標準。當我看到百姓們生活困苦,遭受天災人禍時,內心深處會湧起一股強烈的憂慮之情;而當國家繁榮昌盛,人民安居樂業之時,那份喜悅也如同春日暖陽般溫暖著我的心房。

或許有人會覺得這樣的想法過於理想化,甚至有些不切實際。然而,正是這種將個人情感融入到天下蒼生之中的胸懷和氣度,讓我感受到了生命的意義和價值所在。它激勵著我去關心他人,關注社會的發展與進步,努力為這個世界帶來更多的美好與幸福。

金庸先生所塑造的那些大俠形象,絕非僅僅侷限於簡單的快意恩仇和替天行道。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這一經典語句猶如一道閃電劃破夜空,將原本狹隘的俠義觀念一下子拓展到了關乎國家和民眾福祉的廣闊天地之中。

如此一來,大俠們的行為不再僅僅是個人恩怨情仇的宣洩與解決,而是上升到了為整個國家和民族謀利

最新小說: 重生90年,帶著妻兒逆襲人生 萬般皆是我,我為奇蹟的化身 打工人瘋狂快穿 諜戰:我是螺絲刀,臥底76號 大金國 高武:蟲群吞噬萬物,我既是天災 八零打獵:睜開眼,回到父母分家那一天 修真歸來,開局被導彈攻擊 我們的虛無 本命花卉普通?我能無限升級花卉 六零年代:系統每天帶我尋寶 前腳剛分手,後腳她成輔導員了? 特殊年代:每天簽到才領一元? 變成美少女的我只想過平靜的生活 青梅是個戀愛腦,非我不嫁怎麼辦 高武紀元:提取主宰 覺者之鷹! 那些年,我辜負的女人們 窮小子當上總經理 文娛:一首起風了震驚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