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什麼新論,黃埔陸軍學院在編撰新的教典時就已經提出了這一點,任何稍懂軍事的成人也都能想到,可問題是,大皇子才七歲,就能看得這麼深,誰教的?
“朱娘娘管著的皇室藏裡,也有學院的教典,孩兒有功夫就去看……”
李克載很不習慣成為眾人焦點,低頭踩腳地小聲道。
“小子不錯,希望你以後能寫出《戰爭論》。”
李肆接著哈哈笑了,阻力歸阻力,只要能向前走,只要能始終握著時代的脈搏,這就夠了,就像自己這個大兒子,細心培養,未來該能成長為軍學大師。
第六百五十一章 赤潮西進
() 傳統是很難撼動的,扶南鷹揚港,領到線膛槍計程車兵份外不捨地看著滑膛槍越離越遠,還有不少官兵在嚷嚷著要血請願,還回他們的滑膛槍。滑膛槍雖不如線膛槍打得遠,可在緬甸那鬼地方,交戰距離最遠也不過兩百步,滑膛槍足以應付。讓他們更不滿的是,用上線膛槍,就成了散兵,再沒有在佇列裡耀武揚威邁步的資格,這可是官兵們最為看重的一項榮耀。
跟英華紅衣兵相比,還有人的傳統更面臨著巨大挑戰。
“不行,統制咔咔,甲冑和靠旗是日本武士的身份,讓他們卸下來,跟一般的足輕穿一樣的衣服,這是極大的侮辱。”
“我們的鐵炮隊足以完成任務,薩摩武士的勇武,正期待向上國展現。”
高橋義廉統領一千薩摩人,以僕從軍的身份,加入到緬甸戰場。島津繼豐是期望向英華奉獻更多忠誠,同時向英華軍隊學習。領隊的高橋義廉也很明白,可惜,要讓藩中精選出來的武士和足輕徹底換裝,接受新武器,新戰法,這幾乎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唔,隨便啦,反正到時候別礙事就好……”
新編第六師統制桂真無所謂的聳肩,實際上他在懷疑,緬甸之戰到底有沒有他這個師上陣的機會。
緬甸副都督方堂恆將率鷹揚軍精銳自雲南入緬,展文達將率新編師從東面蘭納入緬,吳崖領新編師和大批僕從軍從南面北上。三路大軍,浩浩蕩蕩近二十萬人,恐怕前隊打贏了戰爭。後隊還沒出發。
為何要以二十萬大軍泰山壓頂?這是前幾年透過支援暹羅、蘭納和交趾等國跟緬甸打代理戰爭得來的經驗教訓。
緬甸地勢複雜,此時又正是莽氏東籲王朝的衰落期。如果能有個統一而堅強的權力中樞,攻緬甸該只是幾場大戰的事。
可問題就出在東籲王朝的潰爛,不僅不列顛東印度公司扶植著王公,打著如意算盤。希望能借此一戰分割緬甸,法蘭西人也有這些小動作。荷蘭人更是藉著之前在緬甸設立的商站,為緬甸輸送武器。拉著東籲王朝的宗室高官,自組軍隊。
這一代的緬王達寧格內昏聵無能,無法掌握政權和兵權。就只能任由下面人勾結老外肆意胡搞。
因此緬甸戰場極為分散。除了跟不列顛、法蘭西以及荷蘭拉扯起來的軍隊作戰,各地緬軍也都自行其是。要徹底懾服緬甸,更多要以治安戰的思路來衡量,而兵力就成為重中之重的條件。
要地的掌握,運輸線的保障,這些都要兵力,以二十萬大軍碾壓過去,再設重點長期鎮守。軍事目的才能實現。而後聯絡孟族和撣族,將其變作“緬奸勢力”,才有穩固的靠山。
“不不。這不可能!中國也許能出動二十萬大軍,但他們打不下這場戰爭!二十萬人。需要多少鋼鐵?多少指揮官,多少雄心壯志?”
“應該還是跟以前一樣,就只是希望能得到緬王的認罪,嘿!咱們何必跟中國人硬拼,讓緬王寫一封降,咱們跟中國人一起管治緬甸好了!”
“不,我們荷蘭人不同意,中國人要是佔領緬甸,整個亞洲……就只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