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了商人,又來了杭州府學的一干秀才,在總督轅門外,擺起了“破靴陣”。要知大明朝的文人是一等一的難纏,而且說起來,大明朝的怪現象之一,就是文人比武人更喜歡靠拳頭解決問題。從李東陽金殿上搶了金瓜追打張鶴齡,到左順門伏擊事件,都說明大明的這幫讀書人們,對於搞暴力活動是多麼的熱衷。而地方上的官府,卻又不敢對他們動手,你一打他們就算侮辱斯文,就算焚書坑儒,到時候鬧出什麼罷學、罷考風波來,朝廷怪罪,誰擔當的起?
秀才們可以隨便罵人,而不承擔法律責任,可以動輒叫囂打人,而官府也多半聽之任之,因此這幫讀書人的脾氣和膽量越來越大,也就越發的無法無天起來。尤其東南之地,民風開放,比起北方,南方的學子學問大,才學高,南北榜就是為了照顧北方學子搞的,因此南方學子的脾氣也更大一些。
在閆東來穿越來的位面裡,後來張居正變法的重要一個專案就是整頓天下學府,收拾這些秀才們。可等到張居正死後,秀才又抖起來了。到了萬曆朝,堂堂禮部尚書董其昌的家,就被數百個秀才來搶帶燒,弄了個一乾二淨,還被人寫成話本《民抄董宦事實》。而這一案的主審最後居然表示:諸生一時義氣,姑與維新,免其查究,合行曉諭。換句話說,就是燒了白燒,連這放火罪都能免了,他們還怕個啥?
這幫茂才爺的威力,由此可見一斑。而這一次,他們鬧事的原因,就是聽說胡宗憲包庇倭酋汪直。這倭寇巨酋汪直,自己送上門來,胡大帥卻不肯下令將其處斬,反倒要保全其性命。而且我們聽說,怎麼胡大帥還想要招安倭寇,開海通商?這簡直是豈有此理,還要不要王法,還要不要規矩了?
看著一群秀才包圍總督行轅,喊打喊殺,沒事就朝守衛計程車兵投擲石頭,還喊著王法,這情景讓俞大猷怎麼看怎麼迷糊。這幫秀才越鬧越大,開始只是府學和縣學的秀才,到後來,就連地方上不依學的秀才,周邊地區的讀書人,乃至不少舉人老爺、江南名士都被髮動起來,加入了破靴陣之中。
要知道舉人就可以參加吏部大挑做官了,他們加入進來,這分量頓時重了幾倍。這幫人口號越來越明確,已經從請斬汪直,進步到打死無良劣幕徐文長的地步了。若不是這總督衙門的兵馬嚴陣以待,胡三公子胡柏奇擺出了紈絝派頭,手裡直接抓了一條水火棍,擺出要打人的派頭,這幫秀才說不定真會幹出衝進衙門抓徐文長出來打的事。
嚴鴻聽著一勁皺眉。自己上一回紹興救徐海,雖然李文藻百般用計,也只是鼓動了一些市民圍觀,倒是沒遇到破靴陣。看來如今海商這幫人也學聰明瞭,居然連那些窮酸措大,也被他們動員起來,參與到了鬥爭之中。相比普通市民,這些秀才一則身份高,二則嘴皮子厲害,三則鬥爭精神也強上不少,倒真是不好對付的。
第 506 章 再見戚虎
(XX網站 ;。xxx。)(XX網站 ;。xxx。)(XX網站 ;。xxx。) (XX網站 ;。xxx。)(XX網站 ;。xxx。)(XX網站 ;。xxx。) 嚴鴻又問道:“那王本固一門心思要殺汪直,這廝所為何情?他這是自己抽了什麼風,還是受了何人指使賄賂,因此幹這莫名其妙之事?”
在嚴鴻想來,開海通商這事,那是百利無一害嘛,應該是明白人都支援,不支援的都是傻逼,或者是帝國的公敵,應該頭懸西直門的。(XX網站 ;。xxx。)(XX網站 ;。xxx。)俞大猷這麼一員名將呢,自然該是開海派,因此問的很自然。
不料俞大猷聞聽此言,蠶眉一蹙道:“欽差何出此言?我看那王直指為人剛正,倒是個難得的好官。往昔來的巡按,無不是怕了胡大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