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劉臭蛋,這幾個大孩子年齡大,個子高,有了蠻力,放學回家的路上,常常把他背起來,用他練習扛“樁子”(糧食口袋)。
馬寨小學設在寨子外兩裡多路的一座寺廟裡,叫做“聲頂寺”。山裡人不懂得這裡與祖師頂不一樣,有佛教、道教的區別,兩處都去燒香。又因為聲頂寺離老百姓較近一些,所以拜佛的香火比祖師頂拜祖師爺的香火還要興盛,房舍也因此蓋得較多。現在不時興迷信了,所有泥塑木雕的神胎和老和尚們早已沒了蹤影,用作學校,等於廢物利用。過去的大雄寶殿被分隔起來,是學校老師們辦公、住宿的地方,側殿的各個香房,改造成了教室。本村的孩子在這裡從小學一年級讀起,一直讀到小學畢業。其他大隊的孩子,因為離這裡比較遠,只好在他們自己的村子裡上“複式班”,一直上到五年級再轉學到這裡就讀。為此,學校專門給他們蓋了兩間草房子,供他們壘灶臺,讓他們用半乾的柴草,煙熏火燎地帶著兩眼淚花子做飯吃。所以,馬寨小學是這一帶的中心小學。
中心小學就是不一樣,設施當然齊全一些。杜小寶長大以後,對母校印象最深的是:學校裡有一臺“留聲機”。那是一個一尺見方、半尺多厚的木匣子,開啟蓋子後,在上面鑲有藍絨布面的圓盤上放一個黑色的唱片,用一個拐把子,插在機盒側邊的一個小孔裡,搖上一陣子,上滿了發條,一撥開關,唱片就悠悠地轉動起來,老師們把拳頭大小、裝有尖尖唱針的機頭,輕輕地放在唱片的邊緣上,唱針與唱片上的溝槽摩擦震動,透過唱頭後邊的圓筒,傳到音箱,放大了聲音,優美動聽的樂曲,就悠揚地放了出來。當時,杜小寶他們一到老師們開“留聲機”的時候,就擠過去,猜想裡邊有多少個小人兒,在那個木匣子的肚子裡唱歌,聽得如痴如醉,要不是老師關了機器,就會忘了回家吃飯。
不管再窮,吃的再差,穿的再爛,並不影響孩子們的童趣。在放學回家的路上,他們除了下到河裡摸魚洗澡外,總要玩一些開心的遊戲。其中一種叫“撂破鞋”。玩法是,用四隻鞋子四個人輪流往天上撂,落在地上後,一同檢查鞋子的正反面。四隻全正面的是“清官”,若全部扣著,就是“糊塗官”,兩反兩正的是“衙役”,三個反一個正的叫“死妮子”。可巧的是,撂不了幾下,就一定會出現各種角色。當官的指揮兩個“衙役”,用破鞋底子打“死妮子”的屁股,有時是真打,有時可以是象徵性的。甚至打屁股時,還允許加蓋一到幾層破鞋底,不直接打在皮肉上。當清官的,自然不搞逼供信,一般命令只打五下。當上了糊塗官,權力就比清官大,可以任意打,主要看自己高興與否。所以當上清官固然高興,當上糊塗官更高興。“###”開始以後,同學們不再用“清官”、“衙役”等稱呼,改作“好司令”、“壞司令”、“紅衛兵”和“壞分子”,這種兒童遊戲“角色”稱謂的變遷,也可以看成為時代的縮影。
。。
馬寨小學(2)
他們班裡三十八個學生中,只有六個女學生。到了五六年級,男女的分界明顯起來。這幾個女生,開始喜歡打扮起來,穿的衣服是花格子土布,顯得非常俏麗。小辮子上經常用紅布條扎著的馬玉花,是最大的一個,個子比別的女生高,有點早熟,胸脯鼓鼓的。因為她的聲音好,老師就讓她當了領歌委員。每到上課前,她一句“學習雷鋒——預備唱”,大家就跟著號叫起來。馬玉花是兩三個大一點男孩子的仰慕物件,劉臭蛋就經常望著馬玉花的腦後瓜出神。這傢伙經常給人家女孩子出謎語,讓她們猜,有一次說是“沒胳膊沒腿,頭上長個小嘴兒”,幾個女孩子雖然不懂,也知道他說的是賴皮話,把他報告給了陳聰老師,陳聰老師把他叫到辦公室,好好地熊了他一頓。
他們的班主任陳聰,三十一二歲,長得挺帥氣,教他們的算術和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