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飯。
沈曼如在飯桌上正式宣佈了石悅、林陽、趙信、孫嫻四人的加入。
加上里奧八人、老劉兩口子和他們自己六人,現在營地的正式成員一共有二十人。
石悅、林陽之前都在僱工的食堂吃飯,趙信和孫嫻連僱工食堂也沒吃過。
忽然一起吃小灶,他們才發現差距有多大。
僱工食堂的標準套餐是木薯粉條、一葷兩素,粉條不限量,雖然比其它營地的伙食強多了,但畢竟是工地食堂、大鍋飯,主打一個量大、管飽、齁鹹。
而內部的小灶就不一樣了,都是李金庫或里奧他們親自下廚,每道菜都是單做的,要麼是華國傳統名菜,要麼是海島本地特色。
飯桌是兩個嶄新的大圓桌,中間有轉盤,正好每桌十人。
平時的標準一般是八菜一湯,冷盤、主食、果盤另算,午飯和晚飯都是如此。
今晚這一頓是迎新宴會,所以格外豐盛,十菜一湯,六葷四素,還上了酒水。
連餐具都比食堂的精緻許多,造型各異,還畫有各種文字或圖案,唐詩宋詞、勾股定理、佩奇、葫蘆娃、李時珍、柯南、花仙子、愛因斯坦、路飛、孫悟空、左手定則、三級頭、三上、悠亞、蘇烈、魯迅、橢圓面積公式、提莫,刻晴等等。
趙信正盯著他酒碗中那一絲不掛的悠亞圖案出神,王胖子拍了他一下,挑眉自誇道:“認識?我畫的。”
趙信紅著臉咧嘴一笑:“嗯……啟蒙老師。”
“屁,你的啟蒙老師是我!”
孫嫻在一旁翻白眼兒。
趙信連忙堆笑,一臉討好道:“哎呀~她只是理論啟蒙,而你是實踐啟蒙,不在一個層次。”
王胖子頻頻點頭:“對對對,光有理論不行,還是要聯絡實際。”
石悅坐在沈曼如旁邊,她端詳著那些圖案,好奇問道:“沈姐姐,這些圖案好漂亮,你們是怎麼畫上去的啊?用的什麼顏料?”
沈曼如放下酒碗,給她介紹道:“這是我們最新研發的彩陶工藝,參考了我國新石器時代的一些彩陶技術,用氧化鐵粉末、貝殼粉末做顏料,畫在陶胚上燒製而成。”
彩陶早在我國新石器時代就已大量出現,比較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距離現在7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
仰韶文化是我國分佈地域最廣的史前文化,涉及河南、陝西、山西、河北等9個省份,持續時長2000年左右。
在仰韶文化發展期間,彩陶的大範圍傳播,被認為是我國史前藝術的一個高峰。
史前彩陶所採用的顏料,主要是一些常見的礦物質,比如赤鐵礦的風化物——赭石,可用作紅色顏料;磁鐵礦可用作黑色顏料;而石英、石膏、方解石可用作白色顏料。
最初上島時,王胖子在漁船那裡挖過幾桶鐵鏽泥,其主要成分與赤鐵礦相同,都是氧化鐵;而貝殼的主要成分與方解石相同,都是碳酸鈣,因此他們嘗試用鐵鏽泥和貝殼粉做顏料,用毛筆畫在陶胚上,果然燒出了紅色和白色的彩繪。
前不久他們掌握彩陶技術之後,眾人玩兒心大起,紛紛跑到燒陶坊,逮住個陶胚就畫,後來就燒出了這一批題材各異的彩陶。
聽沈曼如介紹完,石悅等人露出了欽佩的神色。
這些人還真是不簡單啊,啥都能搞出來。
沈曼如忽然想起什麼,對石悅道:“說到顏料,石妹妹,你有空再做幾個專門研磨顏料的小石舀、小石磨吧。製作顏料的話,必須將原材料磨得非常細才行,之前我們用磨刀石手動去磨,再用水飛法篩選,費時費力,有小石磨的話應該能節省不少人力。”
一聽又有新活兒,石悅非常高興,“好啊沈姐姐,我記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