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炮瞄雷達運回北京後的一種情況,這早就不是秘密了,事實上越軍特工在第一時間就知道了這個訊息。
在此之後,越軍為了證實這個情報的正確性,還試探性的發起了幾次炮戰。雖然這些炮戰他們並沒有佔到便宜。這是由於我軍炮火數量佔據絕對優勢的原因,但越軍卻是確信炮瞄雷達已經不在前線了。
然而,就算是這樣越軍也不敢放心的使用火炮。因為他們無法知道中**人什麼時候又再次把這炮瞄雷達運上來……這也就是我們說的炮瞄雷達的餘威。
不過現在炮瞄雷達卻是真的運上來了。
本來我還打算像老山收復戰時一樣,等炮瞄雷達多偵測到一些越軍炮兵陣地位置再對其實施打擊。但連參謀卻告訴我這種做法已經沒用了。
“越鬼子現在已經學乖了!”連參謀說:“他們對老山戰役的失敗做了深刻的檢討,最後得到的結論是……老山戰役他們之所以敗得那麼慘,就是因為炮兵失利。所以,他們針對炮瞄雷達展開了一系列的訓練,在炮兵陣地更換陣地前後一批火炮是不會開火的。”
聞言我不由暗罵了一聲,這越鬼子果然不愧是我們的徒弟,就連戰後總結並展開批評與自我批評這些做法都跟我們一樣。
於是沒辦法了,能打多少就是多少吧。我當即下令將炮瞄雷達實時偵測到的資料發給炮兵團……隨著一陣炮聲,越軍的炮火很快就啞了。
同時,這也是在告訴越鬼子和我軍一線戰士一個資訊:炮瞄雷達已經重出江湖了!
很明顯,僅僅只是這個資訊就能在極大程度上達到我軍士氣及震攝越軍的目的,因為這幾乎就意味著我軍能打炮而越鬼子就只有捱揍的份……這也是我計劃這次長達一個月的炮戰的原因之一,咱們的目的就是振奮士氣威攝越軍不是?既然炮戰基本能達到這個目的,那又何樂而不為呢?!
不過話說回來了,世上沒有什麼裝備是無敵的,不管什麼裝備都有其弱點手缺陷,而且這些弱點和缺陷往往都是敵人先發覺並加以利用的。
這一點不難理解。比如我軍使用的這炮瞄雷達,我們能想到的就是這炮瞄雷達怎麼怎麼強大,下一次戰鬥該怎麼怎麼用。在戰場會怎樣再次狠狠的打擊敵人,而完全就沒有考慮到它在戰場上有哪些弱點。
而站在敵人的角度上來看就不是這樣了……越鬼子是被炮瞄雷達給壓著打的一方,他們之前在炮瞄雷達下遭受到慘重的傷亡不說,可以預見的是在未來他們在戰場上還要面對炮瞄雷達的問題。
這也就是一個“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問題,要是越鬼子想不出一個合適的反制措施,那麼等待他們的就是在戰爭中被淘汰,這就逼著越鬼子不得不絞盡腦汁的尋找我軍炮瞄雷達的弱點和缺陷。
這也可以說是戰爭的魅力吧……如果從宏觀上來看,這其實就是人類的一種自我競爭。正如我們中國人所熟知的那句話“弱後就要捱打”,正是因為不希望自己的國家和民族在戰爭中被淘汰。所以世界各國才努力發展自己、壯大自己,於是人類社會才會進步到今天這種程度。
當然。戰爭從人性的角度來說戰爭並不是個好東西,但社會上有許多東西都是在戰爭的打擊與反打擊中被髮明創造出來的,從這個角度來說戰爭其實還是社會進步的動力。
炮瞄雷達同樣也是如此,越軍如果不想在戰爭中被淘汰,那就只有想出一些可行的應對方法。
我很快就發現越鬼子已經找到了。
炮瞄雷達的弱點有兩個,一個是數量少,另一就是陰雨天效果會大打折扣。
第一個弱點可以說是相當嚴重,這在之前我們一直沒有意識到其嚴重性,甚至都不認為這是個弱點,結果現在一打起仗來就暴露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