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部分 (第2/4頁)

五木以為火。”《路史》中也有類似的記載,其中說:“燧人是觀乾象,察辰心而出火。作鑽燧。”第二句中的“辰心”就是古人所說的“心宿”,即“大火星”。所謂“五木”,是指當時認為五種應天時可以取火的木材。即“榆;柳青。故春取之;棗:杏赤,故夏取之;桑:柘黃。故季夏取之;柞:(木酋)白,故秋取之;槐;檀黑,故冬取之。”

燧人氏作鑽燧取火後,其鑽木工具稱燧,後人又發明利用金屬向太陽取火,於是又有“木燧”和“陽燧”之分。《淮南子》記:“陽燧見日則燃而為火。陽燧,金也。日高三四丈,持以向日。燥艾承之寸餘,有頃,焦吹之則得火。”《古今注》:“陽燧以銅為之,形如鏡,照物則景倒,向日生火。”

在漢以前,用陽燧取火,稱作“明火”,用木燧取火,稱作“國火”。按《周禮》中《大祝》、《大司寇》的說法。陽燧取之於日,近於天也,故占卜與祭祀時用之。木燧取之於五木。近於人也,故烹飪用之。漢以後,人們發現用金屬與石相擊,也可摩擦得火,於是,簡單的鐵片就可成為陽燧。人們一出門,一般腰間都左佩陽燧,右佩木燧,以隨時取火用。另備有艾加上硝水製成的火絨。當摩擦得到火星掉在絨上燃燒時,再用“發燭”接引得火。所謂的“發燭”。是用褪皮的麻秸做成的小片狀,長五、六寸。用硫磺浸泡過,遇火就燃。

人們可以使用火後,就有了灶。創造灶的人,一說是炎帝:《淮南子》:“炎帝於火而死為灶。”注:“炎帝神農,以火德王天下,死祀於灶神。”一說是黃帝:《續事始》:“灶,黃帝所置。”於是《事物原會》就稱:“黃帝作灶,死為灶神。”而火神,按中國一般說法是祝融。《淮南子。時則》注:“祝融吳回,為高辛氏火正,死為火神,託把於灶。”《史記。楚世家》:“董黎為帝嚳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嚳命曰‘祝融’。”《禮記月令》:“孟夏之月,其帝炎帝,其神祝融,其祀灶,祭先師。”原始的灶的形態,是在地上掘坑,今西安半坡遺址發掘出的灶,為雙連地灶,即挖在地表的兩個火坑,地表上兩坑相隔,而在地下則兩坑相連相通。一坑為進柴處,一坑為出人處,兩坑相通的洞口就是灶門。西安半坡至今有六、七千年曆史,其發明者,當應是炎帝而不應是黃帝。據推算,黃帝主政的時間,距今約四千六百多年。炎帝在黃帝之前傳七十世,以二十年一世推算,大約距今六、六千年。至戰國時,灶的製作已非常完美。《曾連子》記:“一灶五突(突:煙囪),分煙者眾,烹飪十倍。”

當火變得可以控制後,古人馬上注意到了火候對於烹飪的重要。

古文中首次談及火候對於烹飪的重要的是《呂氏春秋。本味篇》。其中伊尹這樣告訴商湯:“凡味之本,水最為始。五味三材,九沸九變,火為之紀。時疾時徐,滅腥去臊除羶,必以其勝,無失其理。調和之事,必以甘、酸、苦、辛、鹹。先後多少,其齊甚微,皆有自起,鼎中之變,精妙微纖,口弗能言,志弗能喻。若射御之微,陰陽之化,四時之數。放久而不弊,熟而不爛,甘而不味,酸而不酷,成而不減,辛而不烈,淡而不薄,肥而不〔月侯〕。”這段話翻成現代文的大意是:味道的根本,水佔第一位。依酸甜苦辣鹹這五味和水木火這三材來施行烹調。鼎中九次沸騰就會有九種變化,這要靠火來探制調節。有時用武火,有時用文火,清除腥、臊、羶味,關鍵在掌握火候。只有掌握了用火的規律,才能轉臭為香。調味必用甜酸苦辛鹹這五味,但放調料的先後和用料多少,它們的組合是很微妙的。鼎中的變化,也是精妙而細微,無法形容,就是心裡有數也難以說得清楚。就像騎在馬上射箭一樣,要把烹技練到得心應手。如陰陽之自然化合,如四時之自然變換,烹飪之技才能做到烹久而不敗,熟而不爛,甜而不過,酸而

最新小說: 開局單杆147 神印:黑夜女神今天篡位成功了嗎 第一玩家 男扮女裝的我,竟然成了皇后!? 北門老槍 神只:從哥布林開始 劍網三:沙雕玩家助我超神 一人:岐王李茂貞,千年歸來 網遊:開局2888億個屬性點 神秘復甦:此世之暗 王者:富婆寵溺這個射手太猛了! 網遊:一刀劈死神 網遊:神秘玩家 航海玫瑰 全民永夜:只有我能看到彈幕提示 網遊:我靠遊戲幣就能變強 九幽生死簿 海上求生,普通的我竟然成了強者 別人玩遊戲,我修仙 無職法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