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九
周曆四月庚戌,武王才回到宗周岐邑,隨即舉行了長達六日的慶功典禮。第一天,在郊外命史佚寫下告天的文書,將俘獲的商朝戰俘做了犧牲。然後到宗廟,命太師扛著懸掛著商紂和(女旦)己首級的大小白旗,先割下他們的耳朵,然後入廟燒燬。第二天,在郊外把收繳的商朝銅鼎獻給上天,又在宗廟內向列祖列宗宣告了商朝的罪惡及治國的方略。第三天,分封各路諸侯。第四天,以殷軍士以上俘虜百人作了犧牲。第五天,在總廟陳述了牧野之戰的勝利,進獻了表現戰爭場面的萬舞。第六天,率諸侯在總廟以俘虜的耳朵進行了祭祀,又用犧牲遍祭百神。
拿下了朝歌,武王姬發的心裡並不塌實。他心裡明白,如果不是因為商朝的主力滯留在東夷,如果不是殷紂萬般無奈,臨時拼湊了東夷的降卒倉促應戰,如果不是這些東夷人調轉矛頭,就憑自己帶來的區區45000人的軍隊,怎麼也不可能在轉瞬之間滅亡擁有17萬軍隊的商朝。所以,與其說是周族打敗了商朝,不如說是東夷人打敗了商朝,但這些東夷人既然能夠幫助周族打敗商朝,就完全有能力獨立打敗周族的軍隊。再加上商朝分散在各地的軍隊,如果都反攻回來,周族未必能夠抵禦得了。越這麼想,武王姬發越是寢食難安,甚至經常做惡夢。每當他從惡夢中驚醒,總要找人把周公叫來,為他解夢,以求得心理上的平靜。而周公常告訴他的只有一個意思,那就是商朝的滅亡取決於紂的不祀天帝和祖先,所以得不到天帝和祖先的保佑。但讓武王姬發想不通的是夏朝最後一個王——履癸(也就是桀)對天帝也是“晨昏三叩首,早晚一爐香”,充滿了敬畏之情,為什麼卻被商朝的第一代商王成湯滅亡了呢?難道天帝是這樣反覆無常的嗎?再說,既然商朝的祖先都已經成為天神在天帝的周圍做事,他們怎麼會眼睜睜地看著天帝讓自己的子孫滅亡呢?當武王姬發把這些疑問和盤托出,請周公解釋的時候,周公的回答是:天帝只保佑那些有“德”的子孫。殷紂的滅亡還取決於他不重用貴戚勳臣,卻喜聽小人與婦人之言,而且酗酒成風。這種說法貌似有理,但仔細一琢磨也並非無懈可擊,因為最終導致商朝滅亡的是一連串極其偶然的因素,而不是周公所說的那幾條理由。看來,天時這個東西是十分微妙的,凡人很難把握。要想使周族江山永固,只能在地利與人和這兩方面下工夫。因此,武王姬發近來考慮最多的就是在洛邑建都以及將周族的貴戚勳臣分封到商朝故地的事情。
三十
也許是因為勞累過度,周武王姬發這幾日感覺越來越不好,剛吃點東西胃裡就像翻江倒海,不一會兒就都吐了出來,更別說喝那苦哈哈的湯藥了。無奈,他只能靠著喝幾口小米湯苟延殘喘,整日裡頭昏眼花,耳鳴心跳,虛汗淋漓。
開始,他以為自己只是偶染風寒,將息幾日也就會慢慢好起來,可幾日下來,不僅毫無好轉的跡象,病勢反而愈顯沉重,從每日來探望他病情的親戚、大臣們的言談和表情中,武王已能明顯地感覺到自己的身體狀況在逐日惡化,因此心情也就愈發焦慮起來。
他眉頭緊蹙,雙目緊閉,牙關緊咬,氣息十分微弱,好似沉浸在昏睡之中,但其實他的頭腦裡此刻卻異常清醒,他已不再渴望奇蹟發生,在萬民面前重現他生龍活虎的丰采,而更多地是在考慮王位的傳承和王朝的命運。
姬昌的妻子太姒在生下姬昌的長子伯邑考、次子姬發,也就是後來的周武王後,又接連為姬昌生下了八個兒子。
按照幾百年來歷代祖先們傳位的慣例,都是嫡長子繼承製,自己死後完全可以由大兒子姬誦繼位,但由於幾十年來自己一直是緊隨父親文王身後南征北戰,東討西伐,雖然成婚不晚,得子卻遲,直到四十多歲上才生下長子姬誦,此時也只有十二三歲,尚未成年。若是打破常規,提前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