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麼仇怨。先帝時期李子雄是當權派,段達籍籍無名,而聖主主政後段達飛黃騰達,李子雄卻迅速沒落,兩人的人生軌跡沒有任何交集之處,直到此刻,兩人在命運的安排下,終於產生了交集。
兩個西北老軍站在黑暗中,秘密商談了很久,直到八月初七的凌晨,兩人才走出黑暗,各自離去。
李子雄回去後,第一時間下令,各軍即刻撤出戰鬥,沿著易水後撤二十里紮營。
李子雄連夜急書李風雲,書信上只有四個字,如你所願。
段達回去後,也是火速下令,對岸所有軍隊於天亮後渡河增援,與叛軍決一死戰。又急告陰世師,某在巨馬河一線遭遇叛軍重兵阻擊,請陰世師速速南下支援。
八月初七,黎明之前,李風雲接到了李子雄的書信,大喜,隨即下令,總管郭明立即從淶水城下撤離,率軍趕赴易水,與李子雄會合。
又命令甄寶車、呂明星、王薄等所有包圍驍果軍的各軍總管,天亮後依次向易城和五回城方向撤離。
各軍總管接到命令,疑惑不解,白髮帥為何要把唾手可得的勝利放棄了
昨天陰世師不退反進,誓死拼殺,結果六千驍果全部陷入包圍,但陰世師不甘失敗,垂死掙扎,試圖乘著天黑,乘著士氣旺盛之刻,不惜代價殺出重圍,但聯盟軍隊早有準備,在他們突圍路上堆滿樹木雜草,點燃了大火,直接斷絕了驍果的退路,還沉重打擊了驍果計程車氣。
聯盟總管們本以為天亮後就要發動總攻,把這支驍果軍徹底殲滅,哪料天還未亮,李風雲就下達了撤退的命令,奇詭至極。
陰世師徹夜難眠,一宿未睡,直到天亮前才強迫自己打了個盹,以補充體力,然而剛剛入睡,就被一陣急促的馬蹄聲驚醒了。陰世師以為叛軍開始進攻,頓時一躍而起,張嘴正要呼喊衛士備馬,便看到樊文超帶著幾個騎士打馬狂奔而來。
陰世師急忙迎上。樊文超飛身下馬,一路小跑,氣喘吁吁地叫道,“明公,叛軍撤退了,正在向易城方向撤退。”
陰世師頓時警覺起來,“何時發現叛軍撤離”
“天亮前發現的,斥候正在追蹤打探。”樊文超也是神情嚴峻,語氣急切,“明公,應該是段留守在巨馬河那邊的攻擊取得了勝利,直接威脅到了叛軍側翼安全,迫使叛軍不得不迅速撤離。”
陰世師遲疑了片刻,轉頭望向身邊僚屬,“速速聯絡元禮,看看淶水城那邊可有動靜。”
淶水城是驍果退路所在,如果叛軍依舊堅守在淶水岸邊,那驍果還是處在包圍之中,叛軍突然從永陽驛戰場撤圍而去可能是進行兵力佈署上的調整,反之,如果叛軍從淶水岸邊撤走了,把驍果的退路都給讓出來了,那麼戰局肯定發生了較大變化,而且還是有利於己方的變化,驍果不但有死裡逃生之可能,甚至還有可能逆轉戰局,轉敗為勝。
很快,駐紮在戰場東邊,時刻關注淶水城動靜的元禮傳來訊息,淶水城方向的叛軍Δ在撤退,而且正在撤往易水方向。這幾乎可以證實,段達在巨馬河戰場上取得了勝利,迫使叛軍不得不調兵增援,而叛軍兵力有限,顧此失彼之下,也只能忍痛放棄圍殺驍果的機會,轉而集中力量確保自身退路的安全了。
“明公,此乃天助也。”樊文超興奮地說道,“明公,我們是戰還是撤”
“戰”陰世師斬釘截鐵,“昨日之辱,今日必定血洗。”
樊文超愈發興奮了,“明公,那就前進,直殺易城。只要解了易城之圍,我們的糧草就能得到補充,將士們就能恢復體力,就能繼續殺賊。”
“善”陰世師大手一揮,“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傳令各軍,吃飽喝足,今日當浴血奮戰,殺他個血流成河,不死不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