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算有才的,慈禧也相當看重,但是讓此人去搞工業去搞經濟還真不行。清朝中樞已經開了允許民間辦廠的口子,那北洋就絕對不允許它再合上!而榮祿肯定不適合搞這個,在關係到清國基礎的問題上,即使慈禧再偏袒榮祿,也絕對不會讓一個註定辦不成事的人去做。
既然滿人不行,那就只能是漢人。南洋的劉坤一不行,此人相對而言還算守舊。搞這些新的肯定不行,而且鞭長莫及。他在南方主政,如何能瞭解北方?這樣一來剩下的就是李鴻章的北洋了。雖說清政府不會老老實實的將東北的控制權交給一個漢臣。但是在形式下,李鴻章爭取一下至少可以獲得半個東北的控制權。
除了東北以外,徐傑還需要在南方下一番功夫,清廷的財源在南方,尤其是浙江一帶。這裡本來就經濟發達。如果能將這塊控制住,北洋方面的勢力就更大了。尤其是現在,閩浙總督實際上管著閩浙臺三地。按照歷史上來說,這一年應該是邊寶泉上任閩浙總督的時候,但是呢,歷史變了,為了甲午戰爭費盡心力的劉銘傳顯然應該“更進一步”!在軍功和在臺灣政績的支援下,北洋努努力把劉銘傳放到閩浙臺總督的位子上應該問題不大吧?不少字畢竟當年劉銘傳可是要接任福建巡撫同時管福建和臺灣的,後來在他的要求下,臺灣單獨成為一省,他成了臺灣巡撫!…。
。…。
相對而言,劉銘傳在臺灣的政策,更適合民族工業的發展,閩浙一帶的商家就因為臺灣的政策更好,而多在臺灣開礦設廠。所以在民意方面,劉銘傳是有優勢的,只要北洋敢要,現在勢單力薄的中樞對於這個普天下第一大強番恐怕還是力有未逮的吧?不少字而且在報紙這種可以“掌控”輿論的工具下,即使清流也說不出一二。此次大戰,直隸出力最大,其次是臺灣和兩廣。作為臺灣巡撫的劉銘傳更上一層樓還是符合民意的。
至於兩廣和四川嗎。。因為甲午戰爭的大勝,居功甚偉的李翰章肯定可以繼續在兩廣做他的兩廣總督,而四川的劉秉璋嗎?此人本來就是淮系出身,和李鴻章的關係還是不錯,雖然對於西洋工業等不瞭解,但是看在老李的面子上,在四川安插一些北洋的人還是可以的,畢竟現在的淮系部署都在北洋這杆大旗之下,有李鴻章出面,大家都能團結分到一些好處,但要是李鴻章倒了,哪估計所有人都沒有好果子吃!
如此一來。北洋聯盟怕是控制了直隸、閩浙臺、兩廣和臺灣,外加東北的部分控制權!這樣的形勢,即使當年淮系全盛之時也不過如此吧?不少字更為重要的是,現在的北洋更加團結,而且有了獨立於清朝政府的軍隊和財力支援,經此一戰後,說北洋已經是一個獨立王國也一點不過分!當然了,想要推翻清政府的統治怕是還有要一段時間,但是如果北洋能好好利用這些資源。抵擋俄國人侵略的步伐也不是說不可能的。。…。
自己穿越已經接近6年了,在2000多個日日夜夜中,自己從來沒有放鬆過,民族和國家的巨大壓力讓他一度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