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禁止,只是平日裡卻是隨和大度的多,是以諸將到沒有人懼怕於他。
孫元化因見諸人都以坐好,便手摸鐵炮,慨然道:“火炮之利,諸位想來都已曉得。無火炮之前,凡攻陣、野戰,無不仰仗弓箭、發石、攻城車、雲梯等物,自打有了火炮,無論是守城、攻城、野戰,皆以此物為尊。我朝將外夷進貢的五千斤可擊發十餘斤炮丸,射程十里左右的紅衣大炮命名的大將軍炮,正是因其威力太大,一炮可抵一將軍之故!”
見各人凝神細聽,全場數百人啞然無聲,孫元化滿意一笑,又道:“火炮之利如斯,我大明自然也早已備制。自宋朝起便有使用火藥擊發敵人的記載,到得現今,本朝已可自制仿紅夷的佛朗機炮、虎蹲炮、大統、鳥統等火器,永樂年間,便有神機營掌火器。只是大明的火炮鍛造不精、無有準星照門,炮管受藥不多,擊發不力,又過於沉重,運輸極是不變,野戰時唯有以炮車拖載,炮車體積龐大,如非平坦地勢,根本無法進入,實在是自限腳步,不得發揮火炮之威。紅夷炮比之大明自造的火炮,擁有準星照門,可以瞄準擊發,又有炮耳炮架,比之大明火炮更便於升降、運輸,況且以精鐵鑄造,重量是小的多了。饒是如此,仍是過於沉重,比如那五千斤大炮,一炮至少得配三十二匹馬,五六十個炮手民伕,方可敷用。雖有炮耳,然亦因炮身過重,升降轉動甚是不易。故而依指揮使大人的意思,臺北多鑄兩千、一千、八百、五百斤重的小型火炮,又輔以圓柱型開花彈,加以炮管內膛線,無論是威力、射程,實不遜於現下的五千斤大炮。我又在炮架之下加以鐵軸,用搖手搖動控制升降,鐵軸側邊有小鐵條,用以知道刻度,如此,再加上照門準星,輔以西人幾何學的拋物線一說,火炮可以一直用調整高度的辦法打擊敵軍,可最大限度的殺傷敵人。”
說罷忍不住激越道:“若是遼東有鑄好的千門大炮,雖十萬女真鐵騎亦不得近前。”
張偉聽他說完,灑然一笑起身,向諸將道:“兵器雖利,首要還在得人,若是遇敵則逃,萬門大炮也不夠使的。大傢伙可明白了?”
“大人前番送與遼東十門紅衣大炮,又說首要得人,難道遼東士卒不堪一戰麼?”
“哈哈,到不是此意。雖是訓導一下我的部下,不要臨敵膽怯,孫贊畫多心了。”
張偉打個哈哈,向孫元化笑嘻嘻一拱手,便帶著周全斌等人回臺北指揮使衙門去也。他此日大集諸將,一來是觀炮,二來卻也是要召集會議。施琅前日出海巡哨,說好了今日晚歸,於是觀炮結束,張偉便帶著諸軍官回衙門,只待施琅領著水師諸將一到,便可會議。
諸人隨在張偉身後出正門,繞儀門旁東便門而入,直到指揮使衙門內堂。雖說是內堂,規制卻遠在內府巡撫衙門之上,密密麻麻坐了五六十人,卻是一點也不嫌擁擠,各人稍待片刻,便聽到外面靴聲響起,卻是施琅帶著水師二十餘名艦長而來,見各人都在,施琅也只是略一點頭,便在張偉身旁左首坐了。
張偉因見各人到齊,便坐在堂上向下笑道:“各人都安靜了,周全斌,你來猜猜,今日大集諸將,所為何事?”
周全斌納悶道:“屬下不知。若是要大閱臺北臺南軍隊,大人吩咐就是,何必叫大起呢?若說打仗,好象現下也沒有敵人可打,全斌委實是迷糊了。”
張偉又目視張鼐、張傑、林興珠等人,只見各人皆是搖頭,料想亦是無人能猜想得到,便將腰間佩刀一抽,輕輕在空中一劈,方輕描淡寫說道:“爺是要和鄭老大火拼一場,徹底幹掉他的海上勢力,還要佔了澎湖,奪了他在澎湖的基業。除了剛受招撫,不方便攻入內地將他在安海的老巢端掉,我這次要砍斷他的四肢!”
見堂上諸將各自目瞪口呆,張偉向施琅道:“尊候,你來說說,咱們的鄭大總兵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