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據我的觀察,遼主已經到了將死之際,他把議和的事情交給重元,是擔心太子的威望再度受到打擊,不得不為。而重元呢,他想快速議和成功,然後集中精力,去搶奪皇位,遼國內部兩派已經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我大宋正好能趁虛而入,來一個狠的!”
不得不說,以往都是大宋內鬥,讓外人佔便宜。
王寧安折騰這麼久,最大的貢獻不是弄出了多少兵,賺了多少錢,而是從趙禎,到政事堂,到樞密院,再到河北的駐軍,士子學生,商民百姓……大傢伙擰成了一股繩,哪怕有些雜音,也無關緊要。
一個團結的大宋,無懼任何挑戰!
在第一輪談判的第三天,重元派涅魯古送來了幾個人,為首的正是那個背叛大宋的楊文斌。
只見他被捆成了粽子,渾身上下,還都是傷痕,全是耶律洪基留下的,兵敗之後,耶律洪基拿他當了出氣筒,幾乎被打死。
面對著歐陽修等人,楊文斌痛哭流涕,羞愧欲絕:“罪人該千刀萬剮,只求大人能帶給我的族人鄉親一句話……生生世世,都不要做漢奸!漢奸不得好死啊!”
第370章 蘇軾的智慧
王寧安送走歐陽修之後,就開始了緊張的忙碌,他要招兵買馬,擴充實力了。
他確信歐陽修能帶來和平,只是和平不會很長……倒不是擔心遼國會反悔,而是王寧安準備動手了。
他朦朧記得耶律宗真就要死了,這位皇帝得到了一個廟號,叫做“興宗”,幾乎所有老人都得到祝福,要長命百歲,可實際上能活到一百歲的寥寥無幾……這位遼興宗同樣沒有興旺遼國,相反還敗光了蕭太后留下來的遺澤,遼國內憂外患一點不比大宋少。一個原本就病入膏肓的帝國,又被王寧安坑了無數次,遼國的情況可想而知了。
王寧安告訴歐陽修,必要的時候,可以放棄渤海國……當然這是口頭上的,只有擺脫了大宋的束縛,渤海國才可以發揮最大的作用。
這段時間,王寧安抽出了2000名水手,又在倭國用絲綢和瓷器弄到了500名武士,再加上各種辦法湊起來的人馬,渤海國名義上擁有了一萬士兵。
除此之外,王寧安還下令船隊,將濟州島弄到了手裡。
他還擔心高麗人會反擊,說不定會打一仗,但誰知道高麗人也絲毫不在乎這個荒島,尤其是聽說有大宋的船隻前來,他們居然也想和大宋通商,還準備藉助大宋的力量,對付遼國……相比這些大事情,一個海上的孤島確實沒有什麼價值。
只是王寧安得到了訊息之後,簡直要跳起來了。
野狼谷馬場已經到了瓶頸,這裡海拔很低,缺少寬闊的牧場,可以供戰馬賓士。而且隨著人口越來越多,土地變得金貴起來。
牧場佔地廣闊,產出又很少,如果不是王寧安堅持,勤快的百姓就會把牧場變成農田……王寧安也看出來了,難怪各地的牧監越來越小,把好馬也養成了驢子,實在是沒有辦法。
濟州島到手了,下一步就是去三哥那裡,拿到小卷毛馬瓦里馬,有了強壯優良的戰馬,王家的鐵騎又會提升一格,懟起遼國來,更加輕鬆容易……
戰馬關乎帝國的興衰,絲毫馬虎不得。
三伯王良瑾主動請纓,另外王寧宣也跟著去了。
在王寧安的印象裡,這個王三郎還是一副兩筒清鼻涕,一說話不聽吸溜吸溜的德行……誰知道,這些年過去了,他也快二十了,身體很健壯,長得也人模狗樣的,馬術,箭術,武術,甚至游泳都很不錯,去年冬天,他和幾個士兵巡邏,趁著冰面結凍,還伏擊了遼兵,殺了5個人,繳獲兩匹戰馬,一時間轟動了王家軍。
三伯和王寧宣一起離開,王寧安放心了不少,相信他們有本事完成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