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在五月中旬,天氣還沒有完全轉暖。
重要的是春季的雨水已經過去,而且冰凍的烏克蘭平原在四月初就全部解凍了等了一個多月之後,道路已經乾燥。
這些因素,讓德草總參謀部決定提前發動夏季攻勢。
德軍的首要目標依然是烏克蘭方面軍。
只是,在大目標上,德軍做了調整,即不再以進攻莫斯科為主,而是把重點放到高加索地區。
按照德軍的作戰計劃在攻佔基輔之後,將在南方軍團投入一半的兵力,爭取在秋季到來之前佔領高加索地區。在〖中〗央軍團只有六十四個師,其主要任務是牽制住莫斯科方向上的俄軍。北方軍團的兵力最少,只有四十八個師。所幸的是,該方向上的俄軍也最少,而且天氣還沒有轉暖。
德軍以攻打高加索地區為主有兩個原因。一是前面提到的,只有在德軍佔領了高加索地區之後,〖中〗國生產的重型轟炸機才能經該地區的機場飛往德意志第二帝國,參加轟炸英國本土的作戰行動。二是德軍急需奪取一處產油區獲得足夠的石油供應,不然德軍庫存的燃油將在一九四一年底耗光。
要知〖道〗德意志第二帝國只有一座產油區,即羅馬尼亞的黑海油田。
雖然與第一次世界大戰前一樣,德意志第二帝國建立了戰略儲備機制,並且在此次大戰爆發前擴大了儲存量,但是戰爭消耗空前巨大,原本認為能夠堅持到一九四二年底的石油庫存肯定會在一九四一年底耗光。
德軍要想打下去,就得奪取C座大型油田。
在德軍力所能及的範圍之內,就只有高加索地區的巴庫油田了。
當時,巴庫油田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油田之一,年產原油近四千萬噸,而且儲存量可供開採一百年以上!
此外,巴庫地區還有成套的石油精煉與石油化工工廠。
只要佔領了巴庫,德軍就不需要為石油發愁了。
對紅俄來說,高加索地區同樣重要。
雖然在政治上,莫斯科具有無比重大的意義。莫斯科不但是紅俄的首都,還是紅俄歐洲地區的第一大交通樞紐中心,特別是鐵路樞紐中心。當時,所有連線紅俄歐亞地區的鐵路都要在莫斯科彙集。但是除了政治意義與交通上的便利之外,莫斯科沒有太大的軍事價值,附近也沒有重要的戰略資源,甚至算不上是工業中心。相對而言,高加索地區的軍事價值就高得多了除了巴庫油田以及周邊的石油化工工廠,高加索地區還拖守著紅俄歐亞兩地,即從高加索地區沿著裡海北上就能進入紅俄的亞洲地區,如果向西北方向推進就是莫斯科,向東北方向則是紅俄的哈薩克加盟共和國。
從軍事上講,德軍攻佔高加索地區,等於從南面迂迴包抄了莫斯科。
正是如此,德軍才在南方軍團投入了差不多一百四十個師的兵力,而且其中有三十個裝甲師與坦克師。
事實上,德軍的進攻行動完全在預料之中,只是時間稍微提前了一點。
在眾多人預料之外的,還是〖中〗國軍隊在中俄邊境線上開始大規模集結,擺出了攻打紅俄的樣子。
在很多人眼裡,特別是在西方軍豐家的眼裡,〖中〗國陸軍算不上強大。
在國內戰爭時期,〖中〗國陸軍仍然是一支以步兵為主的軍隊,而且火炮、機槍等現代化武器裝備的比例並不高。國內戰爭結束的時候,〖中〗國一個步兵營配屬的機槍只相當於歐洲軍隊的一半左右,而每萬人擁有的火炮數量僅相當於歐洲軍隊的三分之一。更重要的是,當時〖中〗國還沒有完善的軍工產業,除了能夠仿造一些毛瑟步槍、自行生產步槍彈之外,其他軍火都需要進口。
雖然在中日朝鮮半島戰爭中,〖中〗國陸軍有著非常驚人的表現,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