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期間,航空反潛就已經登上了戰爭舞臺。
最初的時候,航空反潛的主要平臺是飛艇,而不是飛機。主要是,當時飛機的續航能力非常有限,很難持續巡邏,而飛艇具有更高的續航力,可以長時間的呆在潛艇經常出沒的海域上空。(全文字電子書免費下載)
只是,飛艇並不是理想的反潛平臺。
主要是,飛艇對使用環境有較高的要求,而且速度太慢,機動性也不好,往往在發現潛艇後無法立即發起攻擊。
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末期,飛機成為了航空反潛的主要平臺。
只是,這個時候大戰已經接近尾聲,英國在丟掉了制海權之後,已經沒有能力在大洋上與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抗衡了,反潛也就失去了意義。
重要的是,航空反潛已經顯示了起強大的作戰能力。
大戰爆發後,英國的造船廠要麼在建造大型戰艦,要麼在拼命建造商船,以彌補潛艇襲擊的損失,根本就沒有多餘的力量建造反潛戰艦,要不然,英國也不會從美國租借幾十艘老式驅逐艦。
面對神出鬼沒的潛艇,英國皇家海軍必須另闢蹊徑。
顯然,飛機成為了理想選擇。
當然,最初半年,航空反潛的收穫並不大。主要是,帝國海軍的潛艇越來越大,遠洋活動能力大幅度增強,活動範圍極為廣闊,而飛機的巡邏區域相對有限,也就很難在廣闊的海洋上發現潛艇。
此外,帝國海軍開始為潛艇安裝通氣管,也大幅度降低了航空反潛效率。
要知道,僅靠飛行員的眼睛,要在茫茫大海上發現一具伸出海面的通氣管,顯然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直到一種新式裝備問世,航空反潛才真正開始充當主力。
這就是雷達。
做為世界上最早研製、生產與裝備雷達的國家之一,英國的雷達技術非常先進,而且也最先認識到了雷達的重要性。
要知道,英國是世界上第一個建立以雷達為基礎的國土防空警報網的國家。
很快,英國皇家海軍就發現,雷達也能用於反潛,而且能夠大幅度提高發前效率,特別是航空反潛效率。
配備了對海搜尋雷達的飛機,能夠在數十公里外發現潛艇,甚至是潛艇的通氣管。
顯然,雷達解決了反潛作戰中最為重要的問題,即如何發現潛艇。
雷達與飛機配合,幾乎把潛艇逼到了絕路。
在一九四一年的前四個月裡,帝國海軍損失的二十三艘潛艇中,有十七艘是被英國皇家海軍的反潛巡邏機擊沉的,或者是由反潛巡邏機與反潛艦艇合作擊沉。
為此,帝國海軍的潛艇只能擴大活動範圍,遠離反潛巡邏機的巡邏區域。
當時,英國皇家海軍的反潛巡邏機以雙發中型飛機為主,而這也是能夠安裝對海搜尋雷達的最小的飛機了。
也就是說,只要帝國潛艇離英國本土足夠遠,就不會受到反潛巡邏機的威脅。
這下,問題來了。
當時,帝國海軍潛艇的主要活動區域就在北大西洋中部。在三月份的四次戰鬥中,有兩次是在北大西洋中部進行的。如果按照德皇的命令,不得在北大西洋中線以西襲擊船隊,那麼潛艇的巡邏與伏擊區域就得往東延伸數百海里,也就會進入英國皇家海軍反潛巡邏機的巡邏區域。
此外,鄧尼茨已經收到情報,英國皇家海軍很有可能獲得了續航距離更遠的巡邏機。
如果沒有德皇的命令,鄧尼茨甚至會把潛艇的破交區域繼續向西延伸,即在北大西洋中線以西設伏。
很快,鄧尼茨的擔憂就變成了現實。
五月的最後一天,帝國海軍的十三艘潛艇伏擊了由美國前往英國的船隊,結果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