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 (第3/5頁)

(14)發:興起。這裡是實行的意思。

(15)殘:殘暴。這裡指商紂王。

(16)鈞:通“均”。

(17)王(w4ng忘):統治。

(18)北人無擇:人名。傳說舜想讓位給他,他感到是恥辱,投深淵而死。以上參見《莊子·讓王》、《呂氏春秋·離俗》。

(19)伯益:又稱大費。古代嬴姓各族的祖先。相傳善畜牧和狩獵。為禹重用,助禹治水有功,被選為繼承人。

(20)伯成子高:人名。傳說堯治天下,立他為諸侯。禹治天下,對禹不滿,辭官務農。以上參見《莊子·天地》、《呂氏春秋·長利》。委:丟棄。

(21)勢異:地位不同。這裡指地位低下。

【譯文】

有大才的臣子,遇到有大才的君主,仍然有被不被賞識重用的問題,虞舜、許由,太公、伯夷就是這樣。虞舜、許由都是聖人,都生活在堯的時代,又都見過堯,而虞舜繼承了帝位,許由卻隱入山林。太公、伯夷都是賢人,都生活在周國,又都見過周武王,而太公受封,伯夷卻餓死。聖賢道同、志合、目標一致,舜與堯、太公與周武王操行一致,而許由、伯夷卻與當時君主的操行相違背,原因是他們與所生長的社會、所處的時代不相適應。道義雖然相同,但相同中也有差異;志向雖然一致,但一致中也有差別。為什麼?因為道義有精深與粗淺,志向有高尚與庸俗。許由,是上古“皇者”輔佐之才,卻生在“帝者”時代;伯夷,是“帝者”輔佐之才,卻處於“王者”時代。他們都遵循道德,都實行仁義。君主實行德政,如果不完善他們就不肯留下來輔佐;君主實行仁義,如果不理想他們也不願留下來輔佐,這就是他們不被賞識重用的原因。堯道德汙濁,舜的道德也汙濁;周武王要伐商紂,太公也要伐商紂。同樣庸俗一樣粗淺,行動措施都一樣,這就是他們被賞識和重用的原因。所以,舜統治天下,皋陶便輔助政務,而北人無擇卻深深隱藏不肯露面;禹統治天下,伯益來輔佐治理,而伯成子高卻辭官去務農。並非皋陶才能勝過無擇,伯益才能超出子高。然而皋陶、伯益做官受重用,而無擇、子高卻退居歸隱,當官受重用是他們與君主操行一致,退居歸隱是他們跟君主操行相違背。退隱地位低下,但由於與君主合不來,即使受委屈,也不願去做官;君主不聽取其意見,不用他們,心裡也不感到遺憾,這是雙方互不以為然啊!

【原文】

1·5商鞅三說秦孝公(1),前二說不聽,後一說用者:前二,帝王之論;後一,霸者之議也(2)。夫持帝王之論,說霸者之主,雖精見距(3);更調霸說(4),雖粗見受。何則?精,遇孝公所不得(5);粗,遇孝公所欲行也。故說者不在善,在所說者善之,才不待賢,在所事者賢之。馬圄之說無方(6),而野人說之(7);子貢之說有義(8),野人不聽(9)。吹籟工為善聲(10)。因越王不喜,更為野聲(11),越王大說(12)。故為善於不欲得善之主,雖善不見愛;為不善於欲得不善之主,雖不善不見憎。此以曲伎合(13),合則遇,不合則不遇。

【註釋】

(1)商鞅(y1ng央)(約公元前390~前338年):姓公孫,名鞅,戰國中期衛國人,又稱“衛鞅”。後到秦國輔佐秦孝公,因變法和作戰有功,受封於商,號“商君”,亦稱“商鞅”。說(shu@稅):勸說別人採納自己的主張。秦孝公:秦國國君,公元前361~前338年在位。

(2)以上事參見《史記·商君列傳》。

(3)見:被。距:通“拒”。

(4)更調:調換,改換。

(5)根據文意,疑“不”後奪一“欲”字。得:願意。這裡有喜

最新小說: 原神:諸位,墮入深淵吧 紅魔復興,從挽留穆里尼奧開始 我的槍附加百種特性 我在曼城看大門 網遊:幻域風雲 NBA:熱火三連冠無了?我來續 橫跨大小球時代,庫裡鯊魚的結合 網遊之開局就很慘 大姚穿越重振籃聯 重生三十年頂級球星打造商業帝國 巨星閃耀 全民航海:開局獲得海神權杖! 王者:邊路第一惡霸,震驚全網 三萬毫米殲星炮,這片廢土我來罩 化身NPC:我與玩家和平共處 籃壇第一外掛 我一體校生:成為拳王很合理吧 不是御獸師咋了?我有一國御獸 魔法書成真:開始夢域副本 眉山蘇氏,蘇允最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