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奇、米開朗琪羅、拉斐爾等義大利文藝復興名人都參加了這些建築的設計、建造、裝飾工作。梵蒂岡收集了大量古希臘羅馬時期的珍貴藝術品和圖書文獻,同時也成為羅馬教皇進行政治與宗教活動的中心。
19世紀中葉,義大利開始逐步統一,1861年建立義大利王國,羅馬教皇領地的存在受到威脅。近代科學文化的發展和社會主義思想與運動的興起,使羅馬天主教會遭遇空前危機。為加強教皇權威,庇護九世(最後一位兼任世俗君主的教皇)於1869年12月舉行了第??1次梵蒂岡宗教公會,有歐洲及其他地區??700餘名主教及高階宗教人士參加。
會議經過討論爭辯,於1870年透過了“信仰信條”,反對“現代理性主義謬論”,堅持天主教傳統的教義教條,透過“教皇永無謬誤”的信條,主張教皇權力神授,高於宗教會議,享有普遍而最高的宗教司法權。在會議進行時,義大利王國於1870年9月佔領了羅馬,宗教公會於10月休會。
1870年普法戰爭爆發,拿破崙三世把駐在羅馬的軍隊調回本國,使得義大利王國的軍隊得以順利開進羅馬城。義大利的統一正式完成,而教宗被迫退居羅馬城西北角的梵蒂岡宮中。之後,歷代教宗均敵視新的義大利王國,甚至不準信徒參與義大利王國的公職。同年,義大利收復教皇佔據的其他地區,消滅了教皇國,教皇的世俗權力被剝奪。
1929年2月11日,義大利墨索里尼政府同教宗庇護十一世簽訂了“拉特朗條約”。義大利承認梵蒂岡為主權國家,其主權屬教宗。規定從同年7月起成為獨立的城市國家,國名全稱就叫梵蒂岡城國。梵蒂岡為永久中立國,其國土神聖不可侵犯。此條約正式解決了聖座與義大利政府間多年的糾紛。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梵蒂岡仍按照《拉特蘭協議》,保持中立,當時教宗為庇護十二世。
從法理上說,延續了11個世紀的教皇國在1929年2月11日這一天正式滅亡,由梵蒂岡城國取而代之。梵蒂岡城國擁有自己的貨幣、郵政、電訊及民政機構,是政教合一的體制。
也正是那一年,聖教的超凡們淡出了人們的視野,與其它超凡組織逐步形成了當今超凡界的局面。】
***
梵蒂岡,這個全世界六分之一人口的信仰集中地,它似乎一直庇護著教會的根基。無論教會經歷著怎樣的磨難,它如同真理一樣一直存在於那裡。無數藝術家為它增墨加彩,它到底是有何特別之處?
此時,日月星影四名大祭司漂浮於廣場四角,他們並未參加戰鬥,而是立於空中低頭呈禱告狀。尼古拉教皇手持光明權杖飛到了方尖碑正上方,同樣,他也閉起了雙眼,開始禱告……
第三百三十九章 核彈頭
聖彼得廣場內又響起了“天音”,並不是月之大祭司那曼妙的歌聲,而是來自於140人的合唱。
廣場周圍的圓柱全都亮起了金色的光芒,圓柱上雕刻140個聖人像變得栩栩如生,每一名“聖人”都面朝廣場中央,對著方尖碑吟唱。方尖碑也逐漸變成了金黃色,那光芒神聖耀眼,不少暗黑生物都在這金色的光芒下發出了痛苦的尖叫。
“淨化!”
尼古拉教皇毫無情感的聲音迴盪在廣場內,方尖碑的頂端亮起一個刺眼的光點。
“滋……”
一道手臂粗的光束從方尖碑頂端激發,直直的照射在了血蟲的背部,光束如同鐳射刀,輕盈的一劃,血蟲就被截腰切成兩段。那傷口平整,但是變成了焦炭模樣,還冒著青煙,一時怕是難以癒合。
被分成兩半的血蟲在地上痛苦的捲曲著身體,瞬間失去了戰鬥力。
血蟲被切割後,光束便消失。但很快它又再次出現,換了一個目標,轉而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