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那之前,如何最大地保障這十幾億人口的福祉,再“兼濟天下”,就是個特別考驗操作的活兒。
按理說,這些產業是應該往亞洲,特別是某些人口大國進行轉移的。
但……那怎麼可能?
現在說“遠交近攻”有點過分,但遠交近“制衡”卻是必須的。
把產業往非洲轉移,顯然更符合維護國家利益、制衡多方的策略。
當然,這些也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數年乃至更久的才能完成,中間還需要對資源,生產體系,貿易網路等進行高度的整合與重建。
而這一切的前提,便是教育先行。
——艾塔老師教育出來的學生,顯然不會反艾塔,也不會反共同的人類命運。
兩個人又簡單聊了一會,牛主任便告辭而去。
……
因為何沫不在,鍾磊等人又在隔壁房間,因此屋裡也就只剩下了葉銘與尹塔兩個。
葉銘躺倒在沙發上,見尹塔又坐在旁邊安靜地充電,他便笑著問道:“尹塔,在幹什麼?”
“在分析資料。”
“嗯?什麼資料?”葉銘一下就來了興趣,坐直了身。
“分析兩段不同維波的互相干擾資料,我認為能夠總結出來公式。”
“……好吧,那你總結。”葉銘一聽就沒多少興趣了。
他每次都自稱自己是工程師,不是沒有原因的。
他確實不是很喜歡和純粹的理論、特別是數學打交道。這些跨維的理論模型、資料全部都是公開的,找規律,建公式這種事,還是交給其他人好了。
再說了,他也不認為,自己會比目前的尹塔就能做得更好——尹塔可是真超算,他只是假超算。
重新躺下後,葉銘戴上眼鏡,開啟艾塔的工程庫,進入太空城計劃專案。
目前的太空城第一階段計劃,也就是太空天文臺專案已經開始啟動,各個相關的承包商正在艾塔的安排下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各項工程的推進。
按照國家這幾年建造太空艙以及在空天戰艦的經驗,建造太空城並不複雜,現在也就是一個電梯稍微麻煩點,但目前最重要的密封技術已經被航天技術局攻克——採用了多層氣密封技術再配合多感測器自動報警,完全可實現類似於室內轉移的方案。
真正的麻煩,其實還是後續的船塢。
作為畫餅者,葉銘需要完成所有的技術。
一番檢查後,他閉上眼睛,進入模擬空間,開始審查起方案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