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澤西州,普林斯頓。
清晨6點。
霍來恩教授一直保持著良好的早睡早起習慣。
和大多數數學家類似,他對智慧手機沒有興趣,認為個小東西的每一個畫素都在引誘人們浪費時間。
因此,他直到現在都還在用一款小巧的蘋果4s。
這其中還有一層隱藏的意義——表示在與老花眼的對抗中,他暫時處於上風。
霍來恩教授從床上起身,抓起手機看了一眼後穿上睡袍,隨後走出臥室。
花了20分鐘時間給自己洗漱和衝咖啡,隨後他便來到了書房,等待妻子準備早餐的同時,他也開啟了筆記本。
今天早上的郵件相比昨天似乎多了兩封。
看到發件人的郵箱地址是nature後,他就略微有些興奮起來。
來活兒了。
需要他做同行評審的稿件叫《一個關於yeg場下的電子逃逸極限問題》
……
半小時後,霍來恩教授換好了衣服,一把抓起妻子才出爐的三明治便直奔了車庫。
yy
發動汽車的同時,他也同時撥通了丹尼斯教授的手機。
“丹,我命令你馬上起床,然後去yeg的arxiv頁面看他最新的一片關於電子逃逸極限的論文。”
電話中,丹尼斯教授原本有些迷湖抱怨的聲音頓時變得清醒:“什麼極限?”
“電子逃逸極限,你看了就知道了——如果你不知道,那我會考慮向it投訴,你是一個學術不端的人。”霍來恩教授咬了一口三明治:“就這樣,五小時後見,我現在要去接我的司機。”
……
馬薩諸塞州波士頓。
vi聚變反應堆實驗室。
自從半個月前,被葉氏方程的發現者在一場學術報告會上翻來覆去地拉出來當反面教材後,被命名為vi的聚變反應堆便暫停了所有的進展性實驗,重新回到了設計的道路上。
坦白說,從高歌勐進中被人幾句話就“斷了希望”,這種滋味是很難受的。
他們足足花了半個月的時間來分析資料,最後的結果是證明了yeg說得對!
因此,即便是能源部的技術官僚跑過來說會全力以赴地協調他們搞材料,丹尼斯教授的團隊依舊一片沮喪。
就算能夠搞到新的鏑碳化合物葉鏑,但面臨yeg在學術會上所說的關於種子逃逸的“困惑”問題時,他們是真的產生了困惑。
不過今天……
“預印版論文都看了是吧?”會議室內,丹尼斯教授精神抖擻,目光灼灼地看著一干團隊成員。
所有人都點頭。
這篇關於極限的問題並不難懂,只是因為函式變數太多從而導致很複雜——事實上,在葉銘提出,ye場約束有個極限的時候,學術界便已經對該極限進行了積極的探索。
只不過大家沒想到的是,這才過去半個月,yeg便把極限公式拋了出來。
“談一下想法。”
隨著丹尼斯教授聲音落下,剛才還在點頭的眾人就立刻不做聲了。
這有什麼好談的?
如果說之前他們在困惑之餘還帶著點僥倖的話,那麼隨著這個葉銘極限的出爐,就表示了從理論上,從最純粹的數學上,全面否定了他們之前的成果,並斷絕了他們按照之前設計前進的道路。
不給半點希望的那種。
但教授的話,又不可能不回答。
眾人一番眼神交流後,最終還是由蒙佳德,這位丹尼斯教授的弟子,現在哈佛大學的副教授站了出來。
“教授,其實我們可以從該極限中獲得很多組有效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