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破破爛爛,在縣城很背靜的地方,零零星星的分佈著幾家店鋪。
古玩行是很冷清的買賣,面向的群體有限,客戶不多。所以大多數日子,店鋪裡只有主人獨守著,偶爾來個人逛店,待上半天,或許說不幾句話,更不會花一分錢。所以在小縣城的偏僻角落裡,做古董買賣,實在不景氣,算來算去,賺的錢養家尚且困難,別說發家了。
張老闆那時候年輕,頭腦也活絡,做生意會算計,所以賺了錢,總是想辦法多買東西,或者留起來備用。他不像別的古玩販子,覺得錢來的容易,好虛榮,愛吃愛喝,沒事了還玩點賭博嫖娼的營生,所以,不知不覺間就攢下點積蓄。
在古玩街開店,來買貨的本地藏家有限,尤其同行之間你爭我搶,互相詬病,既傷感情,又費精力,最終限制了生意。爭來鬥去,沒有贏家,到頭來,真正買貨多的還是前來倒行的外地人。眼看著生意沒起色,有了幾個大子的張老闆就想找機會跳出去,到外地開店,好把生意做起來。
機會終於來了。隨著古玩收藏的火爆,他聽說京城的古玩市場增加了一個又一個,他當時年輕,覺得哪裡都可以去闖蕩一番,就喊了幾個老鄉,想去京城的大海里去劈波斬浪,大幹一番。
京城的地方大,高人多,有錢的收藏家、愛好者也多,可他們眼光挑剔,大路貨難入法眼,而張老闆來自小地方,見識少,資金不充足,難以淘到上檔次的貨。所以生意做起來,遠沒想象的好。不過,來到大地方,機會增多了不少。其中有一項買賣,很對張老闆的胃口。
對老張胃口的是一樁不起眼兒的小買賣,小得在縣城都不顯大。其實,如果在縣城,他反而做不好這樁不起眼的小買賣。
ps:今天的月票排名還沒有突破,而且距離前一名還是相差三張月票,大可只看到自己的月票在增加,其實對方的月票也是上漲。(未完待續。。)
第一百四十七章 帽筒
當時全國的古玩市場都很興盛,貨源充足,好貨比比皆是。而像民國的瓷器、雜件,難入藏家法眼,所以價格很便宜。受此影響,民國的明星招貼廣告畫,雖然是彩色美人圖,印刷精美,可以稱得上是非常有時代意義的東西,可是價格並不高。
民國時期商業招貼廣告才實行,是創造性的新生事物,只有少數大企業使用過。當時那種以招貼畫的營銷方式,代表了最新潮流。而且招貼畫還是五彩印刷的起始之作,其收藏價值獨到。可是注意到人不多,國內鮮有收藏者,少數經營者全部把貨物賣給德國、美國、或日本的外國人。
老張見這東西非常便宜,別人都是三兩塊買來,轉手十幾塊就賣掉。雖然動用錢財不多,利潤卻不低,而且市場需求也多,很容易達到交易。像他一樣的實力弱小者,做這個太適合了。別看只是十幾塊錢的事,可是算起利潤起,那可是百分之五百以上的利潤啊。他試著在地攤上買了幾張,很輕鬆的賺到了錢,這讓他信心大增。
張老闆嚐到甜頭,決心把小買賣做下去。賣廣告畫賺到了小錢,算是找到一個門路,便把秘訣告訴幾個老鄉,可老鄉們都覺得這個買賣不起眼,沒當回事。張老闆在買賣的過程中,發現了一個問題。如果這個問題不解決,他就算想做這個小買賣,也是做不到長久的。
無論從那方面說,張建功都覺得,廣告招貼是很有潛力的東西,可是想多買,批次經營並不容易。一般的販子,最多拿了三五張來賣,過十張的就很少,而且有一部分品相很差。所以。想靠這個小買賣支撐店鋪的打算根本就是不可能的。當時京城的古玩市場,店鋪的租金雖然不算很貴,但每天幾十塊錢的差價收入,除了吃喝,也就只能付租金了。
張老闆有些失望,可是他並沒灰心,反倒是多了一個心眼,對此上了心。透過觀察,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