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棄亂棄是,隨著練習和領悟的加深,逐漸就會抓住其中精髓。
在沒有抓住精髓之前,可以考慮另一個“氣”字,這個作氣勢講,下棋就講究一個氣勢!為什麼剛開始學習下棋時候不怕棄兵卒呢?因為兵卒價值下威力小,當然這是一種原因,主要的是自身主觀意願是不害怕比對方少一個兵卒。可能以為自身是比對方高一個兵卒的水平。
再後來延續到馬,炮等大子。有讓子棋,如果讓對方一個大子的情況下,仍可以贏對方,那麼是否敢大膽的棄子呢?
所以把自己假想成高於對方一個子力的階段,那麼下棋就會很大膽,無所顧忌,說什麼棄馬棄炮,棄車都不是問題。這樣氣勢就出來了!
當你比對方高出一兩個境界的時候,那麼氣勢肯定不一樣,在那一座,氣勢還會外放,形成氣壓,壓力一出,形成氣場。整個人看起來就不一樣,所以下棋棄子第一步從假設自己與對手不是一個境界的棋手,以高壓低,完全是境界碾壓。棄子什麼的都是順手而來。
有一種規律叫墨菲定律,其實它的自帶一種伴生規律即當你認為自己會越來越好的時候,那麼你就會越來越好。當你認為自己比對方棋力高的時候,你就會棋力越來越高!
當氣勢出來以後,棄的手段就會自然而然產生。
具體實施的時候,還需要注意兩個細節或說方面。
佛法有大乘佛法和小乘佛法,這裡棄時候注意兩個方面,大的方面,象圖1中注意棄子的時機。宏觀方面注意整體的狀態和後續,當棄子形成空頭炮時候,後續配合子力什麼時候能夠達到,空頭炮能夠打多久,後續會形成馬炮炮配合,還是炮馬馬配合,還是馬炮車等形勢。小的方面,注重區域性運子手段和先後手準轉換。
圖5)
圖片,點選識別內容
如圖5中原本紅進車預備平車捉雙,黑平炮先避讓,那麼此時紅方需要平車捉馬嗎?
假設不捉馬,黑就會進卒形成捉車先手,當然紅方可以平車化解攻擊再反捉黑馬,但黑可以再進馬騎河反捉紅炮由於紅炮無根,黑方反奪回先手。這裡己方是先手不代表對方就是後手。這裡考慮局勢中發展幾個回合後,到達先手在誰一方。這裡由於紅還需保炮,就可能形成黑方得先。
下棋注意區域性戰場的弱點和缺陷。
圖6)
如圖左翼藍色區域內,黑馬無根紅炮無根,紅捉黑馬是先手但會被黑進馬生根後反捉紅炮化解,形成黑方得先。這種局勢是一個應該注意的。同時右翼黑車無根,紅方也要考慮閃炮鎮中,能否抽車的棋,這裡由於黑有空頭炮士角炮而不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