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的作者無可考究,。。。。。。,透過c14同位素測定,這幅畫作於1100年前左右,這個時間大概是在中國五代十國的後唐跟後晉時期。”
陳銳開口問道,“多少幅畫多少錢收的。”
“17萬人民幣。雖然,畫作作者不詳,不過。這幅畫篇幅比較大,畫工也非常精湛,畫中表現的情景,人物栩栩如生,非常生動,其間還穿插了各種活動,構圖疏密有致,富有節奏感和韻律的變化,筆墨章法都很巧妙。頗見功底,。。。。。。。最主要的是畫中展現了當時洛陽城的情景,也是五代十國城市經濟情況的寫照。透過這幅畫,可以瞭解了五代十國城市面貌和當時各階層人民的生活,。。。。。。,非常有文物價值。”
陳銳點了點頭,畫作是用絹本設色的。
陳銳下意識地用神識掃描了一下這幅畫,忽然一愣,表情一陣錯愕,很快,表情恢復了平靜,開口對紀國昌說道,“我很喜歡這幅畫,我可以帶走這幅畫嗎。”
“當然,可以,不過需要登記一下。”
“好。”陳銳點了點頭。
……
離開了博物館,在瑞園設宴招待了趙教授。
宴完,趙教授喜歡喝茶。
陳銳送了教授授半兩武夷巖茶,親自送趙教授離開了瑞園。
晚上,在自己臥室的書桌上。
陳銳把《洛陽圖》輕輕地攤開。
這幅《洛陽圖》藏著一個巨大的秘密。
對擁有神識的陳銳來說,畫中任何異常之處都能發現得了。
在這幅畫中,在畫的左下角一片空白的地方,用一種特殊的隱跡方法隱蓋住了一些字。
陳銳猜測寫這些字的顏料是用某種特殊調配的顏料,有水的特性,畫在絹本上,被絹本吸收,乾燥後就隱跡了,又有墨的特性,不像水一樣會蒸發,這種顏料在絹本上能儲存很久。
這樣,又能隱跡,又能儲存非常長的時間。
陳銳雖然不知道怎麼把畫上隱跡的字顯形。
不過,在陳銳神識的掃描下,這些字早就‘顯形’了。
字一共有4個字,‘璽在畫中’。
說到璽,陳銳第一時間就想到傳國玉璽。
傳國玉璽,又稱“傳國璽”、“傳國寶”,其方圓四寸,上紐交五龍,正面刻有李斯所書“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篆字,以作為“皇權神授、正統合法”之信物。
歷代帝王,皆以得此璽為符應,奉若奇珍,國之重器也。得之則象徵其“受命於天”,失之則表現其“氣數已盡”。凡登大位而無此璽者,則被譏為“白版皇帝”,意思是說你這個皇帝是自己封的,顯得底氣不足而為世人所輕蔑。
。。。。。。
歷史記載,後唐廢帝李從珂被契丹擊敗,持玉璽登樓*,玉璽至此下落不明。
這記載有誤,或用了春秋筆法。
持玉璽登樓*,要知道,用來雕刻傳國玉璽的和氏壁是玉石中的‘柱長石’,能耐1300攝氏度的高溫,所以一般火焚化不了,。。。。。。
所以,要麼是記載有誤,要麼是用了春秋筆法,。。。。。。。
但,有兩個事實可以確定。。。。。。。
其一,玉璽沒有焚燬。
其二,玉璽是在後唐廢帝李從珂後,從此下落不落不明。
《洛陽圖》透過現代c14同位素測定,畫作於後唐,後晉時期,。。。。。。,而又有‘璽在畫中’的隱語。
那麼,是否可以猜測。
後唐河東節度使石敬塘帶契丹軍攻至洛陽,後唐廢帝李從珂並沒有焚燬傳國玉璽,或焚了,但被人從燒燬的廢墟中搶出來了,為了怕傳國玉璽給自已帶來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