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君侯齊聲說:“請。”
大夫百里哭著磕頭,苦苦哀求:“請延續許國宗廟的一支血脈吧(願延太嶽一線之祀)。”
注:【願延太嶽一線之祀:希望延續太嶽(可能是指某個古代王朝或家族)的祭祀傳統或香火。】
齊侯問:“這小孩是誰?”
百里回答:“我們君主沒有兒子,這是君主的弟弟,名字叫新臣。”
齊、魯二侯各自悽然且有憐憫之意,鄭莊公見景生情,將計就計,就轉口說:“我們本來是奉天子詔令,來討伐許男的罪責的,如果奪了他的封地,就顯得不仁義了。現在許男已經逃走了,他的宗廟祭祀不能斷絕了。既然現在他的弟弟還在,況且還有許國的一班老臣輔佐,有君有臣,應當將許國歸還給他們。”
百里說:“臣是因為國破君亡,只求保全許氏宗廟還有後裔祭祀而已。土地已經被您掌控,怎麼還奢望繼續擁有呢(臣止為君亡國破,求保全六尺之孤耳。土地已屬君掌握,豈敢復望)?”
鄭莊公說:“我是真心想要歸還許國的土地,只是恐怕許叔年紀太小,不能處理國家大事,那我就暫時派人來協助他吧。”
注:【許叔:許國男爵許莊公的弟弟,外人稱做許叔。即後來的許桓公,前711年─前698年在位。】
於是把許國一分為二,其東邊一半,任用百里擁立新臣為男爵君主居住;西邊一半,任命鄭國大夫公孫獲帶兵駐紮。
這麼一來,名義上是幫助許國復國,實際上是監視居住,沒有了自主權和話語權。
齊魯二侯不知是計,認為這樣安置的挺好,都稱讚鄭伯是個好人,做了好事。
百里拜謝,領新臣去東部居住。齊、魯二侯告辭回國。
髯翁有詩單道鄭莊公之詐,詩曰:
殘忍全無骨肉恩,區區許國有何親?
二偏分處如監守,卻把虛名哄外人!
許莊公老死在衛國。
許叔新臣在東隅,被鄭國控制。
直到鄭莊公死後,公子忽、公子突相爭數年,突入而復出,忽出而復入。那時鄭國擾亂,公孫獲病死,許叔方才與百里用計,乘機復入許都,重整宗廟,就是後來的許桓公。
這是後話。
這就是鄭國霸佔許國的故事。
鄭莊公得勝回國,大肆封賞功臣。
感嘆潁考叔為了國家而在前線戰死,特地命令在潁考叔的老家穎谷設立宗廟,讓後人祭祀。
現今,在河南登封縣的穎谷故地,有穎大夫廟,又名純孝廟。
在河南洧川(今長葛市),鄭莊公“掘地見母”處也有一座純孝廟。
注:【純孝:猶至孝。《左傳·隱公元年》:“潁考叔,純孝也。愛其母,施及莊公。”杜預注:“純,猶篤也”。】
這是公元前712年的事。
:()東周列國志註釋白話文